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就事论事——谈虞山诗派与娄东诗派

(2010-12-26 13:09:54)
标签:

文化

人文/历史

江南

常熟

钱谦益

史话

杂谈

分类: 钱谦益与柳如是

就事论事——谈虞山诗派与娄东诗派

    王士稹《分甘余话》云:“明末暨国初歌行,约有三派:虞山源于少陵,时与苏近;大樽源于东川,参以大复;娄江源于元白,工丽时而过之。”这是王渔洋对明末清初的虞山诗派、云间诗派、娄东诗派的概述。依我看,云间诗派与娄东诗派,比较直白,容易表述。唯虞山诗派,比较复杂,不容易讲得清楚。

    “云间诗派”效法“前后七子”。“前后七子”14人,清一色青年进士,才高傲世,诗意浪漫,辞藻华丽。“娄东诗派”领军人物吴伟业,与其追随者“娄东十子”,于清初相继入诗坛。吴伟业作诗虽然有亡国之恨、故国之怀,但以香胭诗闻名;“娄东十子”诗作,并无统一格调,似乎以用词平易而同归。“虞山诗派”最难概括。王渔洋说“源于少陵,时与苏近”,抑或单挑钱谦益说。如此评论用于冯舒、冯班、钱曾等人的诗创作,显得不伦不类。即使是说钱谦益,也不能说服同行。比如邓汉仪说钱谦益的诗作时,云:“始则轻软秀丽,晚年则近于典重深老。”此说《初学集》与《有学集》的诗作,风格有变,读者可以接受。

    再看邑人、苏州大学马卫中教授谈到“虞山诗派”,云:“《怀旧集》虽为冯舒晚年忆旧之所寄,却有自觉的地域意识。考其所收诗作者24人(其中释氏3人,歌伎1人),皆为冯舒同邑常熟之旧友,其中:顾云鸿5首,邵濂10首,何大成24首,徐济忠11首,魏浣初19首,魏冲10首,徐锡柞9首,孙森2首,孙朝肃15首。顾大武6首,郭际南曲子词3首,钱谦贞32首、钱孙艾8首,孙胤伽3首,沈春泽3首,张维11首,瞿式耒4首,陆泰徵1首,保述皋5首,陶世济1首,释大宛11首,释道衡9首,释宗乘16首,徐凤l首,凡219首。他们或为伉爽负气之侠,行事磊落恢奇;或为读书娴古之士,困顿于离乱。世代的烙印深深地影响着他们,他们诗歌创作以真诚而具有时代意义的感情为核心。强调博学和学问的积累,大力批判空疏不学之弊,这明显是受虞山派开创者钱谦益诗学思想的影响。”

    《怀旧集》中的24位诗人,皆于明末清初过世(最晚在1647年),是否“明显受钱谦益影响”,也可议。前述24位诗人的处境与情感,与晚明钱谦益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孙森、顾云鸿、魏涴初魏冲等人为钱谦益前辈;钱谦贞与乃族兄钱谦益不为同道人;而顾大武、钱孙艾等人,尚是青年学子。晚明期间,钱谦益虽然遭遇仕途叵测,但在士林以归耕养望,在日常仍享富贵,故《初学集》中诗作,多半是“轻软秀丽”。

    至于,马卫中教授又云:“冯舒和冯班是继钱谦益之后虞山派的中坚,张鸿《常熟二冯先生集跋》云:‘启、祯之间,虞山文学蔚然称盛。蒙叟、稼轩赫奕眉目,冯氏兄弟奔走疏附,允称健者。祖少陵、宗玉溪、张皇西昆,隐然立虞山学派,二先生之力也。’张氏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段虞山派开创史,也足见除钱谦益、瞿式耜以外二冯对虞山派的贡献。”的确如此。但是张鸿云“祖少陵、宗玉溪、张皇西昆”的诗风,与王渔洋的说法也不同。如果真是溶杜甫、李商隐、杨亿、刘筠、钱惟演于一炉,则“虞山诗派”,只是地域派,而非体现诗创作特色的“诗派”。所以讲,虞山诗派,比较复杂,不容易讲得清楚。

    近来看《续修四库》,检出《天下名家诗钞》与《国朝诗铎》,看后又有一点感想,随便一说。

    《天下名家诗钞》选辑者邓汉仪,字孝威,自署南阳人,有自序,作于1672年,当康熙初年,距钱谦益、柳如是去世才8年。其录“天下名家”,均为清初名诗人,全书12卷,选录诗人649人。从清初(1644年),到此时(1672年),选用如此数量的诗人,或许可以概括清初诗家了吧?其实不然,请看各卷选录与本题相关诗人情况。

卷一,选录15名,其中有钱谦益,还有与钱谦益有过直接交往的王铎、吴伟业、周亮工、杜濬、孙枝蔚、季振宜等。(其余诗人,略。)

卷二,选录13人,与钱谦益直接交往的有龚鼎孳,(余略)。

卷三,选录30人,与钱谦益直接交往的有申涵光、王崇简、梁清标、宋琬、施闰章等,(余略)。

卷四,选录37人,(无与钱谦益直接交往,名略)。

卷五,选录44人,与钱谦益直接交往的有熊文举、曹溶、陈维崧、黄与坚、徐芳、黎士弘、林古度、函可、方文、邢昉等,(余略)。

卷六,选录66人,与钱谦益有直接交往的有陈玉璂、钱朝鼎、许旭、王昊、顾有孝、徐乾学等,(余略)。

卷七,选录32人,与钱谦益有直接交往的有钱陆灿、刘体仁、汪琬、王士祯等,(余略)。

卷八,选录65人,与钱谦益直接交往的有计东、严熊、屈大均、王猷定、胡介等,(余略)。

卷九,选录82人,(无与钱谦益直接交往,名略)。

卷十,选录84人,与钱谦益直接交往的有尤侗、王撰、宋实颖、许之渐等,(余略)。

卷十一,选录136人,与钱谦益直接交往的有归庄、秦松龄、朱彝尊、毛师柱、曾灿等,(余略)。

卷十二,选录45女诗家,与钱谦益有关联的有黄嫒介、李因等,(余略)。

    我的初步印象是:“虞山诗派”没有凸显其中。该书选录五位常熟籍诗家钱谦益、钱朝鼎、严熊、陈玉璂、钱陆灿。其中,钱朝鼎与钱陆灿非钱谦益弟子,“虞山诗派”论家一般不把此俩人列入“虞山诗派”中。看到该书选录情况,得出一个判断就是:“虞山诗派”影响力有限。即使在清初,不过如此。

    再看“娄东诗派”,该书选录吴伟业、黄与坚、许旭、王昊、王撰等五位。吴伟业曾辑选《太仓十子诗选》,《四库全书总目》评曰:“采其同里能诗者得十人,人各一集。……皆其同时之人,前有伟业序,盖犹明季诗社余风也。伟业本工诗,故其所别裁犹不至如他家之冗滥,特风格如出一手,不免域于流派,是亦宗一先生之故耳。”其中看点,一是“皆其同时(同里)之人”,二是“风格如出一手”。这个表述,可以说服读者。

    还有《国朝诗铎》一书,选辑者张应昌,自署钱塘人,嘉庆庚午举人。该书选录近千名诗人诗作,时间跨度为200年有余(从明末崇祯年间到清中叶嘉庆年间)。其中选录常熟诗人有蒋廷锡、顾文渊、蒋溥、王应奎、陈声和、吴蔚光、赵元绍、孙源湘、郏谈、蒋宝龄、赵奎昌、吴嵰等12位。此中难以寻找明末清初“虞山诗派”的痕迹。再看该书收录太仓诗人有吴伟业、王昊、王撰、唐孙兰、毕沅等16位。前4位是“娄东诗派”中坚。可见,随着时间推移,“虞山诗派”不及“娄东诗派”的影响力。

    本篇短文,并非全面论述“虞山诗派”,只是就事论事,谈一点感受。论述“虞山诗派”,实不易,复杂,庞杂,不单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