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秋到处暑,赶走“秋老虎”

(2012-08-20 14:24:43)
标签:

育儿

分类: 【宝宝24节气饮食】
声明:本篇文章已经由《好孕妈妈》8月刊正式发表。

人们常说“秋老虎来啦”,这里的秋老虎,就是说秋阳肆虐,好多天下不了一场雨,温度又特别高,秋燥加上夏天的余热,宝宝非常容易出现咽喉干痒、腹泻便秘等脾肺失调的症状。清肺润燥就称为孟秋的育儿饮食重点。

a)             秋季重点营养素:

夏季高温湿热会使宝宝大量流汗,导致了电解质代谢失常、肠胃功能紊乱、身体各项系统都处于过度消耗状态。秋季重点需要的营养素,首先就是补上夏季宝宝超常消耗的那一部分:

1、  锌:身体需要足够的锌来参与肌体新陈代谢和调节功能,包括控制着免疫调节因子的分泌和产生,足够的锌还能预防肺炎并帮助孩子提高肠道抵抗力,尤其是腹泻时补锌,更够有效缩短病程。贝壳类海产品、海洋植物、动物肝脏、红色肉类、花生、核桃、芝麻、松子、葵花籽等坚果,是孩子补锌的重要选择。

2、  维生素AVA的作用,很多家长都仅限于促进钙的吸收、让眼睛更明亮这个层面,其实VA还有很多忽略的作用,例如:通过促进淋巴因子的生成,还能促进细胞免疫、帮助眼睛粘膜、呼吸道和肠道粘膜筑起对抗感染的堡垒。所以,您的孩子如果有经常揉眼睛、咳嗽、上呼吸红肿发炎、胃炎、淋巴结肿大、耳后有小疙瘩等情况,VA的食补是需要跟进的。

3、  β-胡萝卜素:胡萝卜、南瓜、木瓜、橘子以及深绿色蔬菜中富含这种橙红色的维生素,它可以部分转化成VA并发挥VA的功效,因此也能够促进锌的吸收,但是不要给宝宝过量摄入这种食物,否则会出现手心脚心甚至皮肤发黄的胡萝卜血素症。同时,因为胡萝卜素属脂溶性维生素,食用的时候最好和脂肪在一起共同食用,才能发挥其最好效果。例如:炒三丝(胡萝卜、土豆、芹菜)、牛肉炖胡萝卜、胡萝卜泥拌肉松、木瓜拌酸奶、南瓜鸡蛋羹等。

4、  番茄红素:西红柿和西瓜中的这种红色营养素抗氧化作用功效强大,但只有西红柿被切碎炒熟时才能完全释放出来,生吃西红柿则侧重清热去火、对咽喉红肿发炎的孩子很有裨益。推荐搭配:西红柿和鸡蛋或者任何动物肉泥的组合,西红柿豆腐泥都比较不错。

5、  维生素E:干燥的冬天容易让宝宝皮肤干燥、如果再配合上因为VB缺乏(大部分是因为粗粮摄入过少引起)引起的瘙痒症,孩子抓挠起来,就会给细菌可乘之机。具有强大抗氧化功能的VE能够减少水分流失,防止过氧化,保护不饱和脂肪酸,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包括肉、蛋奶和坚果在内的各种动植物油脂都是维生素E的良好来源。推荐食谱:五仁粉、核桃粉肉末粥、松仁葡萄粥等。

6、  铁、锌&维生素C4个月左右,宝宝从母体带来的铁质就消耗殆尽,如果不在辅食中及时添加,就会引发红细胞和功能发育不全,从而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抵抗力和生长速度降低。这里把铁、锌和VC相提并论,是因为他的抗氧化效果可以帮助铁、锌的吸收和利用(保护VE和胡萝卜素不被氧化),因此除了每周吃1-2次肝泥和3-4次红色肉泥或者肉末外,烹调食物时适当加入新鲜果蔬也可以增加铁的吸收。推荐食谱:枣泥,铁、锌、VC集于一身的好辅食!

7、  水:水是干燥的秋季里最应该重视的食物,它是帮助新陈代谢并获得足够的氢、养元素的重要营养物质。应注意的是:宝宝摄入的饮水TDS值(水中杂质)1岁以下,不应超过503岁以下不应超过100.

B、秋季每日营养结构(1-6岁)

五谷为养,所以五谷是身体的养护重点。作为主食的碳水化合物是一岁以后宝宝的饮食主体,粗粮和细粮的合理搭配很重要。肉、蛋、奶等食物都不可缺少(大概占整个副食结构的1/4比例,刚开始调养的时候不要过多,高蛋白质的摄入比例容易引起宝宝低烧),同时,蔬菜、瓜果等也应该增加(占整个副食结构的1/2比例左右),家长同时做到主食和副食、荤菜和素菜、粗食和细粮合理搭配。内热体质和虚寒体质的孩子饮食结构侧重需要相应调整。

 

 

秋季饮食宜忌

很多孩子到秋季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这与孩子脾胃阴津不足、肺有燥热、脾胃负担过重有关,饮食应以滋养脾胃、滋阴润肺为主,避免燥邪伤害。并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

父母在这个季节搭配和管理食物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立秋后各种呼吸道和肠道病毒感染又开始肆虐了,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秋梨膏、银耳百合莲子羹、胡萝卜、番茄、雪梨、无花果等都是滋阴润肺的首选。

2、  以制山药、白术、扁豆、莲子、山药,将新鲜山药、白扁豆、糯米同煮成山药扁豆粥让孩子食用,以增加食欲;

3、银耳、黑木耳同煮后加入适时冰糖,让孩子服用,以起到治疗肺阴虚、干咳的功效。

4、适量吃苹果、柿、柑桔、梨、葡萄和龙眼。

5、要吃五谷杂粮,不要挑食,如果是带粗纤维的不吃(比如芹菜、菠菜),那么孩子的饮食结构就不均衡不合理,大便容易干燥。

6、秋季节气肝心少气,肺脏独旺,饮食上宜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饮食上宜多食咸味食物,如可多食荸荠、沙葛、粉葛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八角、茴香等。还可多食新鲜果蔬(如黄瓜、西红柿、冬瓜、百合、白萝卜、胡萝卜及梨、苹果、葡萄、荸荠、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萝、罗汉果、大枣等)、多食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品以防秋燥,顺应肺脏的清肃之性。每日最好饮水或豆汤200ml,切不要急着贴秋膘,对脾胃不好的孩子,可咨询专业营养师后结合药膳进行调理。

7秋天阳气渐收,阴气慢慢增加,阴寒食物要少吃。

除少数如龙眼、葡萄、荔枝等,水果性味均偏于寒凉,水果食用应适量,不可任意让宝宝纵腹,以免伤害脾胃阳气。像是西瓜、香瓜易损脾胃阳气、生菜沙拉等凉性食物、

冷饮都要给宝宝减少摄入。中医讲“寒凉伤脾”,中医讲的脾是消化、吸收功能,不只是脾脏的问题。如果吃寒凉的食物太多了,消化功能就不好了。

建议:给孩子吃水果的顺序是:下午吃水果。上午吃伤气,下午吃去燥。多吃橙子,预防感冒。

 

护理注意事项

1、    保证宝宝睡好子午觉

睡眠对于成人来说,具有消除疲劳、保护大脑、增强免疫、促进发育和美容养颜等功效。对于宝宝来说,睡眠时的身体得到休息,夏季消耗的体力得到恢复,对生长发育尤其重要,因为“生长是在睡眠正香时分泌最多。此外,子午觉对孩子来说主要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生殖功能、改善精神状态、增强记忆力。子午之时刚好是阴阳交接之时,这时人体阴阳盛极而衰,致使气血产生失衡现象,所以必须静卧以对。现代研究认为夜间零时至次日凌晨4时,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时至13时,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这两个时段最好能进入睡眠。

2、    预防肚脐和脚受寒

白天只要室温不超过30度就不建议开空调了,可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室内空调的使用要得当,建议室内外温差保持在5左右,避免着凉感冒,还应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将家中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混浊、潮热。有疾病不敢使用空调的孩子,家长要采取物理降温,如电扇前放盆水,常用水擦洗身体。小孩子新陈代谢旺盛,出汗多,更容易发热,要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应勤洗澡、换衣服。消暑时别太贪凉,这个时候开始,就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光脚露肚脐的乱跑了,一定预防双脚和肚脐受寒,预防阴暑的发生。

如果发生受寒症状,可以采用艾叶包洗澡,或海盐包热敷的办法。这个节气,一般不建议用艾灸,家长如果掌握不好力度和时间,容易引起内热,艾灸建议参考专业医师的意见。

3、    忌情绪大起大落

秋意越来越明显,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不利于健康,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常可听音乐、玩安静的游戏等。

如果这个时期孩子喜欢玩刺激、活动量比较大的游戏,或者家庭环境比较压抑、焦虑的情况下,家长最好在饮食上给予补血养肝、敛心安神的食物,比如:酸枣仁水、清蒸黄花鱼、桑葚枸杞膏、山药桂圆粥、杏仁糯米粥等。

4、    避免中午室外运动

孩子的运动以不累为标准。早晚可去室外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可以使孩子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气神。但中午气温偏高,应尽量避免室外活动,特别是生病期间、身体发虚的宝宝,室外炎热的天气,会增加虚脱的发生率。发烧的孩子,建议中午给予100毫升的生理盐水(矿泉水+一筷子尖的食用盐)

萝卜菠菜木耳汤------祛燥润肺

材料:白萝卜250克、菠菜250克、黄豆20克、小秋耳8-10朵。盐少许。

做法:

1、菠菜拣去枯叶,洗净;萝卜洗净,切小丁;木耳浸泡30分钟涨发后切丝备用。

2、在锅中加入水和涨发的黄豆,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焖酥。

3、放入萝卜,煮至酥烂后放入切碎的菠菜,烧滚锅开,加入少许盐即可。

适用:18个月前适宜饮用汤水,以汤代水,一日数次。

功效:祛燥润肺

TIPS:菠菜润肠,萝卜通气,木耳纤维丰富,三味合一,成独具润肠通便、清除燥热功效的佳饮靓汤,可称得上孩子祛燥润肺的保健营养汤水。

山药莲子汤------健脾润肺

材料:新鲜山药、莲子各50克,龙眼干20克、银耳一小碗、去核红枣5粒,黄晶冰糖适量。

做法:

1、  莲子用水泡软,银耳泡软后撕小片、山药切小块。

2、  沙锅内加水与帘子,煮软后加山药、银耳、龙眼干、红枣煮5分钟。

3、  续加入冰糖煮至融化即可食用。

适用:1岁以上各种体质适用。

功效:山药和莲子具有健胃醒脾的功效,对于食欲不振、经常腹泻的孩子有不错的疗效、银耳养阴清热、止咳润肺,龙眼干和红枣则是很好的补血食物,同时对于阴虚血热的宝宝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TIPS:脾胃功能不是很好的宝宝,一开始添加的时候,建议用粉碎机打成糊食用,随着功能的加强,逐渐过度到小颗粒、小块状。

松仁茯苓饼------健脾宁心

材料:茯苓200克、粳米100克,糯米100克、芝麻松仁各2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茯苓、粳米、糯米磨成细粉,加松仁、芝麻、冰糖粉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薄饼即可。

适用:

功效:茯苓甘淡,能健脾和中、宁心安神、利水祛湿,自古以来就是食疗保健的佳品。对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等很有裨益。

TIPS:茯苓忌与米醋同时服用。

乳酪豌豆------补钙促生长

材料:新鲜豌豆300克,乳酪50克或奶粉10克,黄油10克,盐、胡椒粉适量。

做法:

1、取一个锅加水,加一点盐,放于中偏高的火上将水烧开。下冷冻豌豆煮3分钟,或直煮到豌豆变软。
2.
用漏勺捞出豌豆,沥干。将豌豆,鲜奶油,黄油,盐和胡椒粉放入一个搅拌器或大型食品处理器里。搅磨至均匀糊状,但仍可见细小豌豆碎粒。如果需要,用调料再调一下味道,马上食用。

适用:纯豌豆泥适合4个月以上宝宝,本配方适合1岁以上宝宝。

功效:豌豆富含赖氨酸,这是其他粮食所没有的。赖氨酸是人体需要的一种氨基酸,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

TIPS: 冷冻新鲜豌豆所保留的营养成分远远超过罐头,而且它们也宝宝品尝到新鲜的滋味。家长可以添加更多的液体(水或鲜奶),豌豆泥的稠度可以根据宝宝的口感自行调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