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护好颈椎?
(2009-12-24 06:13:17)
标签:
健康 |
1.人的脊椎解剖特点
人的脊柱由26节脊椎骨组成,分别是: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1节、尾椎1节。各椎骨上下由椎间盘及韧带相连接。26节脊椎骨正中间的椎管贯穿着脊髓,脊髓和脑共同构成了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
脊柱是垂直的,但正常的脊柱各段有一定的生理弧度,成人的胸段、骶段均向后弓,颈段、腰段均向前弓。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由原先四肢着地时脊柱呈水平状态,各个椎体平均受力,发展到了直立状态各椎体叠加受力,并且越是往下的椎体承受的重力就越大,及至腰部最下层的四、五腰椎,竟承受着上半身几乎百分之百的重力,但是椎体的结构与大小,同爬行时比并没有增大。因此,人类的腰部最容易受到损伤。而颈椎位于缺少活动的胸椎和重量较大的头颅之间,其活动度较大,又须支撑头部使之保持平衡,故颈椎非常容易发生劳损,尤以下部颈椎即颈椎第5—6节为甚。可以这样说,颈椎和腰椎,是脊柱上的两个薄弱点,最容易患病。
2.老年期常见的脊椎病
脊椎病是老年人病痛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能及早了解有关知识,养成预防的好习惯,就可以减少病痛的发生。
大家所熟知的脊椎“长骨刺”(在关节处骨骼边缘长出来不该长的小骨头)或“坐骨神经痛”,是指脊椎关节间发生的退行性关节炎。如果骨刺长在脊柱前侧,病人只会感到腰酸背痛;但是如果骨刺长在后侧,就会导致脊椎孔狭窄而压迫到神经,就会引起坐骨神经痛,或走路走不远。脊椎退行性关节炎除此症状之外,还会有脊椎滑脱或退行性脊柱侧弯的现象。
另一种常见的老年性脊椎疾病是骨质疏松造成的脊椎压迫性骨折,这种骨折最常见的位置是在背后最隆起的地方,也就是胸椎和腰椎交接的部位。这个部位较隐匿,病人会背痛,站不久,如果没有及早发现,骨折不容易愈合。
最后是脊椎的恶性肿瘤,虽少见,但很容易被忽略。脊椎恶性肿瘤在老年人身上绝大部分是别的器官的肿瘤转移来的,有时从普通X光片检查看不出来,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才能发现。
3.颈椎病的类型
颈椎病是一种综合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即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颈椎病主要有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和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病症采取不同的方法。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轻的一型,也是最常见、最容易诊断的一种。病人以颈部酸、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症状是从颈部向远侧手腕部放射,又称为“下行性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大多是在中年以后,逐渐出现手足感觉障碍及肌肉乏力,出现突然跌倒,或全身呈现“电击式反应”的情况。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到外来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其具有突发性。
4.保护好颈椎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颈椎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其表现常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手臂麻木,眩晕头痛,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颈椎病是退行性病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非一日之寒。因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拥有健康的颈椎。平时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生活中注意以下方面。
(1)长期从事文字工作、操作电脑以及从事刺绣、绘画等低头伏案的老年人,要注意动静结合,每工作一小时左右就要站起来做做工间操,活动活动四肢、颈椎,消除颈部肌肉、韧带的疲劳、防止劳损。如果发生颈、肩、背软组织劳损要及早进行治疗,防止发展为颈椎病。
(2)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头颈正确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与人说话、看书、操作电脑时要正面注视,保持脊柱的正直。睡觉时要选择合适的枕头,不宜过高或太低,一般枕头以10厘米的高度为宜。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
(3)要加强体力锻炼,尽可能少坐多动,能走路的不要骑车、能骑车的不要坐车。老年人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尤其注意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突然变化的能力。爬山、游泳对预防颈椎病效果较好。
(4)平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凉,不要用电风扇和空调直接吹身体。乘车或运动时注意颈部保护,避免急拐弯、急刹车或突然转颈时颈椎受到损害。还要注意避免头颈负重物和颈部剧烈转动。
(5)要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好心情。心胸要开阔,心情要开朗,有什么不顺心的事经常找朋友聊一聊,不要闷在心里。有研究表明,长期压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长此以往,颈肩部容易疼痛。
(6)要防止酗酒。酒精会影响钙质在骨上沉积,影响各种营养成分吸收,使人们易患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加速颈椎退行性病变。
(7)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益髓功能,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以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关节蜕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