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赋新疆(15)——元代名臣耶律楚材与他的边塞诗篇

(2009-06-03 15:27:44)
标签:

诗赋新疆

耶律楚材

元代

政治家

清官

成吉思汗

边塞诗

古琴

文化

分类: 聚焦

 耶律楚材的诗文不以研炼为工,文笔自然流畅,颇为可观。

在元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风貌。

 诗赋新疆(15)——元代名臣耶律楚材与他的边塞诗篇

 

元代著名政治家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因住在玉泉山一带,所以又称“玉泉居士”,契丹人。是辽代东丹王耶律倍的八世孙,出生于金代末期一个高度汉化的契丹贵族家庭。据传,其父60岁时老来得此子,取《左传》中“虽楚之才,晋实用之”之典,为爱子起名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其后一生风风雨雨的经历,也恰恰验证了这一谶语。

耶律楚材对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与多民族文化融合做出了重大贡献,人称一代名相。燕京被蒙兵破后,他应召会见成吉思汗,并作为顾问留在朝中。元太宗窝阔台当政后,他任中书令(宰相),协助蒙古人管理元朝作出了的贡献。

耶律楚材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将领们纷纷抢夺金玉财宝,他却收集、保存了许多文集和大量的药材。后来军中疫病流行,这些药材救活了好几万人。1227年,他奉命到燕京整顿秩序。当时京畿之内,许多权势人家的子弟,一到黄昏便驾着牛车出来结伙抢劫,行凶杀人。耶律楚材不畏强暴,不为利害所动,秉公而断,公开斩了十六名这类罪犯,为社会除了大害。他病死后,有人诬陷他藏有私囊,检查以后,发现除了琴阮书画金石遗文之外,别无所有,足见他的清廉。

 

耶律楚材的边塞诗篇  耶律楚材又是元初最突出的诗人,今存诗720余首。他的诗文集《湛然居士集》流传至今。他在成吉思汗西征途中,全程相随,游历足迹到达俄属亚洲极南地区。他追述随军生活的《西游录》,记载了我国新疆和中亚西亚的见闻,是研究历史地理的重要著作。

他曾随蒙古大军西征万里,熟悉边疆的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在诗中生动真实地描绘了奇瑰壮丽的西域风光。他对于阴山(元代对天山称谓)的雄奇秀美的描述,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不但构思新颖,音韵和谐,而且字里行间,还倾注着诗人对生活无限热爱和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阴山》

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绝壁喷晴月,擎海层峦吸翠霞。

松桧丛中疏畎亩,藤罗深处有人家。

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诗赋新疆(15)——元代名臣耶律楚材与他的边塞诗篇

耶律楚材远征西域时,被喀纳斯的壮丽的景色深深打动,欣然命笔: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

河中二月好踏青,且莫临风叹客程。

溪畔数枝红杏浅,墙头半点小桃明。

谁知西域逢佳景,始信东君不世情。

圆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时平。

异域春郊草又青,故园东望远千程。

临池嫩柳千丝碧,倚槛夭桃几点明。

丹杏笑风真有意,白云送雨太无情。

归来不识河中道,春水潺潺满路平。

 

耶律楚材描写边塞风光和西域景物的诗歌十分生动而真实,他扈从成吉思汗西征 6 万多里,对塞外的风土人情、山川景物比较熟悉,写了不少这方面的诗歌。其西域诗有50余首,其中《西域河中十咏》尤为人称道,似乎展现了一幅幅当地的风情图。如:

《西域河中十咏(其二)》

 寂寞河中府,生民屡有灾。

 避兵开邃穴,防水筑高台。

 六月常无雨,三冬却有雷。

 偶思禅伯语,不觉笑颜开。

 

这些诗篇是后人研究西域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耶律楚材尤其擅写律诗,诗文集中尤多七律。如

《庚辰西域清明》

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

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熳不知名。

蒲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

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

 

有的诗记录从军生活, 反映诗人的从军感怀, 如《西域尝新瓜》, 而《思友人》、《西域感怀》、《西域元日》等抒思乡念友之情,发功业无成之叹,细致地展现了五年从军的情感历程。

《西域尝新瓜》

西征军旅未还家,六月攻城汗滴沙。

自愧不才还有幸,午风凉处剖新瓜。

 

为耶律楚材诗歌主调的,是豪放粗犷的风格。那些反映蒙古王朝军功武威和征战生活的诗歌,写得雄奇豪壮,很有气势。在展现西北山川奇伟壮丽特色中,歌咏西征大军的神威勇武,写得气象峥嵘、酣畅淋漓。有如此气冲霄汉的诗句:

《再用前韵》
西望月窟九译重,嗟乎自古无英雄。

出关未盈十万里,荒陬不得车书同。

天兵饮马西河上,欲使西戎献驯象。

旌旗蔽空尘涨天,壮士如虹气千丈。

 

他有不少描绘河中府一带风土人情之作,对河中府一带自然物侯、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都做了全面的描绘与记录,还不时流露出对边疆人民困苦的关注。如:

《和移刺继先韵》

旧山盟约已愆期,一梦十年尽觉非。

瀚海路难人去少,天山雪重雁飞稀。

渐惊白发宁辞老,未济苍生曷敢归。

去国迟迟情几许,倚楼空望白云飞。

 

“冤家”长诗唱和  1221年至1222年间,耶律楚材在寻思干(西域名城),在西辽时称为河中府(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撒马尔罕),富庶且风景优美。这是他整个西行过程中最轻松、愉悦的一年。尽管耶律楚材后来与丘处机因佛、道信仰相左,口诛笔伐,然而他也感到丘处机的到来,给他乏味而单调的西域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丘处机弟子李志常回忆到,丘处机乘兴作了一首《司天台判李公辈邀游郭西归作》,同游的耶律楚材一口气次韵唱和了十首,名之为《壬午西域河中游春十首》。

《过阴山和人韵》

阴山干里横东西,秋声浩浩鸣秋溪。

猿猱鸿鹄不能过,天兵百万驰霜蹄。

万顷松风落松子,郁郁苍苍映流水。

六丁何事夸神威,天台罗浮移到此。

云霞掩翳山重重,峰峦突兀何雄雄。

古来天险阻西域,人烟不与中原通。

细路萦纡斜复直,山角摩天不盈尺。

溪风萧萧溪水寒,花落空山人影寂。

四十八桥横雁行,胜游奇观真非常。

临高俯视千万仞,令人凛凛生恐惶。

百里镜湖山顶上,旦暮云烟浮气象。

山南山北多幽绝,几派飞泉练千丈。

大河西注波无穷,千溪万壑皆会同。

君成绮语壮奇诞,造物缩手神无功。

山高四更才吐月,八月山峰半埋雪。

遥思山外屯边兵,西风冷彻征衣铁。

诗赋新疆(15)——元代名臣耶律楚材与他的边塞诗篇

 

砥柱中流断,藏舟半夜移  耶律楚材以长胡子出名,史称他“美髯宏声”,当年成吉思汗称呼他“长髯人”。他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两朝任事近30年,多有襄助之功。后脱列哥那称制时,因屡弹劾皇后宠信之奥都剌合蛮,渐被排挤。公元1244年5月14日,悲愤而死。消息传出,倾国悲哀,许多蒙古人都哭了,如同丧失了自己的亲人。汉族士大夫更是流着眼泪凭吊这位功勋卓著的契丹政治家,他们的良师益友。蒙古国数日内不闻乐声。正如其同时代人暮之谦在《中书耶律公挽词》中所言:

忽报台星折,仍结薤露新。斯民感天极,洒泪叫苍旻。

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忽必烈遵耶律楚材的遗愿,将他的遗骸移葬于故乡玉泉以东的瓮山,即今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卒后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

诗赋新疆(15)——元代名臣耶律楚材与他的边塞诗篇

 北京颐和园内的耶律楚材祠

 

耶律楚材与古琴  他到新疆时曾携带一张古琴,不时弹奏,声音亮如洪钟,细如涓流,妙不可言。这张古琴名叫“春雷”,是我国音乐史上最珍贵的一张琴。

据说“春雷”是唐代著名的古琴制造家雷威一生中作的最好的一张琴,后流传到北宋大学者苏轼手里,苏东坡在《家藏雷琴》一文中详细记述了自己所藏“春雷”琴的情况。东坡死后,有人把这架琴献给了宋微宗赵佶。这位皇帝虽在政治上昏庸,但在艺术上确是内行,喜爱绘画音乐,还是古琴收藏家。他在宫内设置了一个万琴堂,在万琴之中,“春雷”位于首位。

正因为这架琴的珍贵,金兀术攻下北宋京城开封后,便首先命人到“万琴堂”把“春雷”琴取下,带回北国献给他的父亲金章宗。金章宗也是个古琴迷,他早就听说过这张春雷琴,一见到便爱不释手,视之为“御府第一琴”,死后随葬于墓。

出乎意料的是,在金章宗死后不久,这张琴却被盗墓人从墓中掘出,高价出售。最后被耶律楚材把它搞到手。至此这架名琴已流传了四百多年。后来,“春雷”琴流落民间,不知下落。

(古琴与我的家族有一定的渊源,故此特别关注,并对耶律楚材也就多了一番别样的感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