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边走一边聊之韩愈(上)

(2024-03-09 09:45:54)
标签:

文化

一边走一边聊之韩愈

年后这段时间一直冷,而且不是一般的冷,连续零下,还有下雪,厚厚的羽绒服一直裹在身上就没脱过,这个周日,终于阳光普照,难得好天气,午后,就带着家人出门走走。

去哪呢?

我说最近央视正在热播《宗师列传》,就带你们去韩愈文化园吧?

妻和姑娘却很惊讶,韩愈文化园?韩愈是谁?宣城有这个文化园吗?

反过来,我也一样诧异,我说不会吧?宣城有韩愈文化园你们居然不知道?我还带你们去过呢!韩愈,唐宋八大家,写过《马说》、《师说》的?

妻一脸茫然,姑娘倒好像有点印象了,哦,点点头,但到底是对韩愈文化园有印象,还是对《马说》、《师说》有印象,就不得而知了。

一路说说笑笑,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一边走一边聊之韩愈(上)

(宣城韩愈文化园)

韩愈文化园座落在敬亭山的南大门,背后山势蜿蜒,近处林木茂盛,穿过芦苇和林中小道,便来到开阔地的正门广场,青年韩愈的雕塑高高伫立,手持书卷,目视前方,衣袂飘飘。

“啊,原来是这里!”妻和姑娘总算想起来了!她们呀,来是来过,只是并不知道这——就是韩愈!

“韩愈是宣城人吗?”妻问。

我说不是。

“不是宣城人,那为什么在宣城建他的公园呢?”妻又追问,姑娘也望向我,眼神里同样充满疑惑。

是啊,不是宣城人,为什么建公园呢?

我说李白是宣城人吗?

不是啊!

李白不是宣城人,可你们看敬亭山,不等于就是李白的公园吗?所以,这里面当然是有渊源的。

 

李白离开宣城20年后,13岁的韩愈跟着他的嫂子、还有比他小两岁的侄子(韩老成,又叫“十二郎”),当然还有其他家人,一路从河南辗转来到宣城生活,韩愈的少年时代是在宣城度过的。所以,宣城,是韩愈的第二故乡。

我问姑娘:“难道你们语文老师上课没提过吗?”

姑娘摇摇头:“从来就没提过。”

我暗自有些叹息,于是一边走,一边接着聊。

韩愈是河南(孟州)人,他祖望之地,在今天的河北昌黎,那里离山海关、秦皇岛、北戴河很近,所以,韩愈又称“昌黎先生”,这么来的。

韩愈的祖上,可以讲是官宦之家,但是经过安史之乱,中原不安定,很多人就避祸到江南,包括李白,在宣城,李龟年,在长沙,杜甫就是在长沙碰到的李龟年,写下《江南逢李龟年》嘛。还有些人家呢,就在江南一带购置田产。自古以来,大城市地价都贵,不独今天才有,唐朝的时候,长安、洛阳、广陵(今扬州),为一线城市,一样一房难求,所以白居易到长安,人家一看名帖,就笑了,“白居”,还“易”,哪有这好事?看过诗才肃然起敬,这是别话了。宣城那时候,靠近金陵、扬州,水路发达,在江南一带算是比较繁华的,但是地价显然要低很多,所以,韩家人也在宣城置办了田产,叫“昌黎别业”。

韩愈小时候,父母走得早,他是由他嫂子带大的,13岁的时候,他哥哥又走了,韩愈就跟着他嫂子、侄子十二郎一族人,从河南来到宣城。

韩愈在宣城生活了六年,刻苦读书,19岁的时候,只身前往长安,和孟郊等很多学子一样,成了“北漂”,25岁考中进士,很不容易的!要知道,韩愈的好友孟郊,46岁才考中进士!

韩愈牛,牛在什么地方呢?可以讲,他以一己之力,一扫前代颓靡文风,好比金庸武侠里的剑宗、气宗对决,之前的文章呢,讲究对仗,追求词藻,漂是漂亮,却没多少实质内容,“炫技”,这就像剑宗,韩愈的文章,讲究言之有物,好比气宗,他后来被奉为百代文宗、唐宋八大家之首,绝不是侥幸得来的,苏东坡牛吧?见了韩愈,那还得叫前辈呢!呵呵!

文学嘛,倒也罢了,因为你们不喜欢古文,就不讲了。关键是这个人,一身正气,刚正不阿,身上有一种中国士人所特有的那种“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精神,他认为对的事情、该做的事情,就去做,哪怕因此伤及个人名利、荣辱,甚至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