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家”的人
(2023-03-23 12:35:35)
标签:
文化 |
找不到“家”的人
“讲个故事吧?”妻说。
讲什么呢?我一边走,一边思考,最近发生的一些事儿,很有些感喟,那就讲一讲吧。
说几十年前,有一对姐弟俩。
父亲是贫农,母亲在生下弟弟不久后就走了,那时候穷,姐姐后面的其他弟妹,都死了,没有养活,只留下了这个弟弟,所以姐姐格外地疼爱这个弟弟。在弟弟的眼里,姐姐是亦姐亦母,把他拉扯大的。
弟弟十几岁的时候,父亲托人找关系,将弟弟送到了马鞍山铁路上做工,可是没想到,这一走,就是永别。父亲走了,那一年大概是59年。
父亲走得突然,弟弟没来得及送终,听老人们说,父亲临终时,拉着姐姐的手,始终不闭眼,望着门外。姐姐明白父亲的心思,叫父亲放心,答应自己会一辈子照顾好弟弟,父亲这才撒手而去。
第二年吧,那时候城市粮食紧张,养不了那么多人,很多人就被“动员”回原籍农村务农,在外地无依无靠的弟弟自然也难逃被“劝返”的命运。
回到家乡的弟弟非常惶惑、茫然,父母都已不在,“家”已经没有了,姐姐已经出嫁,上哪去呢?
弟弟沿着铁轨走了很久,思来想去,最终还是不自主地去了姐姐家。当姐姐看到一身灰尘、饥黄寡瘦的弟弟时,那个心疼,就别提了,又是打水给弟弟洗脸,又是拿东西给弟弟吃。
可是接下去,又该怎么办呢?
姐姐家的条件也不宽裕,已有两个孩子吃饭,弟弟一来,等于家里又多了一张嘴,所以,时间一长,姐夫就不乐意了,姐夫是个比较刚烈、强势的人,为这,姐姐背后不知流过多少泪。
弟弟不愿姐姐受委屈,到公社当了一名社员,努力地种地,来养活自己,减轻姐姐的负担。
后来,在姐姐的张罗下,弟弟结婚了,姐姐、姐夫送了一张床,床很漂亮,上面有鸳鸯、鲤鱼、莲花图案,还有踏板。弟弟成家了,最高兴的,当然是姐姐,姐姐的笑里,难掩泪光。
让姐姐欣慰的是,弟弟娶了个好媳妇,能干,会操持,什么都做,虽然穷,可是经过几十年的打拚,日子最终越来越好,草房,变成瓦房,又变成楼房。
姐姐跟弟弟两家挨得很近,风风雨雨,一起走过来,中间虽然有过磕磕碰碰,但是毕竟血浓于水,姐弟间的感情,一直很深。两家都是子女成群,子孙满堂,到了孙一辈,基本上都是天南地北,难得相聚,但是一到过年的时候,儿孙们大都会开车或者坐高铁大包小包地回来,看望彼此长辈,嘻嘻哈哈,挺是热闹。
人生如果永远如此,那当然是最好了,可惜不会。
城市拆迁,住了几十年的房子被夷为平地,作为“过渡”,姐姐跟姐夫搬到很远的城市边缘小区租住,一切都突然变得那么陌生,渐渐,人们发现,姐姐似乎有些不对劲,总是念叨着要回家,念叨着弟弟的小名**,说**要回来,她要回去给他做饭。
姐姐的小儿子过来看望母亲,姐姐看到小儿子,非常高兴,热情地给小儿子夹菜,一个劲地喊弟弟的小名“**,你很长时间没回来了,你怎么瘦了?多吃菜!”很明显,姐姐老了,得了阿尔兹海默,会不会是因为想老家受了刺激?不得而知。
后来姐姐的症状就越发得严重,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有一次,她趁姐夫不注意,一个人下楼,坐公交,摸到老房子一带街区,上上下下到处找,找什么,没有人知道。
姐姐一家很是担心,姐夫没有办法,几个月前,就让子女在老家附近买了一处旧房子,一楼,方便外出,没事的时候,姐夫陪她蹓跶蹓跶。
姐夫也老了,病了,弟弟一家过来看望,在众人喧闹声中,姐姐很是兴奋,问谁谁,居然都能报出名来,让大家很是吃惊,最后问到弟弟最小的儿媳,说是“新娘子”,大家哈哈大笑,很是开心。
没想到,这之后没多久,新冠放开,姐姐就在一天夜里睡着的时候,静静地走了,无声无息。
三个月不到,姐夫也随之仙去。
故事结束了,妻当然知道我说的是谁,因为,妻就是故事中的“新娘子”。
江南渔父
2023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