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植物们在一起
标签:
多和植物们在一起原创文化 |
分类: 小婵娟 |
杨暖
读《本草纲目》时,惊叹庞大的草家族盘根错节,各有各的脾性。按方配制,有养生祛病之功,亦有百毒侵身之恶。莫小看,万物有气场。近来,心境不安的时候,我喜欢和植物们在一起。天台花园有薄荷,葡萄,蔷薇,绿萝。那些花草林木,引我置身于植物生发的气场,上通山川日月,下连昆仑地气。徐徐地,整个人趋于平静。
傍晚时分,晚霞如染。台风过境的痕迹还在,许多树枝折了左膀右臂,一夜间消瘦许多。从外回来,有点累,遂去天台走走。顺着一阶阶的楼梯上去,我心说,我来了。
花园种大盆的薄荷。墨绿的叶片漫在瓷盆外,如海参伸出瓜子,多手多脚。摘一片放在鼻子底下嗅,异香清凉。我喜极这种味道。煮鱼汤时,丢几片进去,去腥提鲜,汤有异香。
近日台风来袭,雨水多,薄荷蓬勃。节草见缝扎针,趁着雨水之势,和薄荷打成一片。盆小,地盘本来拥挤,个性秉异的薄荷有点站不稳脚。主人家不好说话,我倒自作主张,一根根拔去节草。草里抓了两手泥,嗅嗅,连泥里都有淡淡薄荷香。想起清早读书,陈简斋有词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这情景,我羡慕得紧,想必薄荷也知道了。
头顶有一架子葡萄。长长短短的竹杆,初春搭架时,从竹园里扛回来,青绿翠生。刚抽条儿的葡萄如扶不起的刘阿斗,总够不到架子。一季的雨露风吹,竹杆枯色,倒爬满了藤。大暑中暑,一串串的青提挂下来,饱满如翠。我似一只吃不到颇感葡萄酸的小狐狸,一日三相望,巴不得明天就可入口。曾在嘴馋时摘过一颗尝,酸得牙软。估计葡萄都在头顶捂嘴儿偷乐,这丫头比小狐狸还馋。
葡萄立秋,如明星过气,好姿色好才情一股脑都奉献了,只留得枯枝败叶。我抬手摘得两片,巴掌大的叶子,一捏,碎成粉末。好在葡萄如酒,越老越好入口。待明年,经霜的藤蔓结实粗壮了,葡萄更能挂果。彼时,葡萄成园。夜有新月星子之时,恐有哪山头的白狐循入园中,一日得道,百日成仙。
还有蔷薇,是我心水所好。蔷薇今年初栽,枝蔓初长。花苞是没有的,她如初生的幼女,一心只盼着长个儿,尽力伸展身子骨儿。阡插的时候,没考虑周到,离葡萄太近,白白被抢去了日月阳光。好在蔷薇性情不娇,兀自在一丁点儿的空间里生长。每每想到她寄人篱下,浇水格外照顾,还特意培了两次土。看她茁壮成长,小小根茎长出四枝条蔓,我心稍安。这世道,原本也是公平的。上帝愿给阳光,未必还舍得泥土雨露。赞一下我家蔷薇,自幼与世无争,有出尘的气质。
傍晚时分,植物们在晚风中轻拂,昏暗,优美,静谥。薄荷漫过的清凉,藤蔓爬行的安静,像暮阳西坠那样徐缓。又像一个人内心成长的痕迹,难以捉摸,亦清晰得不可察觉。我甩掉手上的泥块,迎风而立。听风中摇曳植物们的诺语,仿佛世间诸事不存。内心如洗般,水样澄明。
沈从文先生说,“生命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如有来生,我愿做这样一株安静的植物。和植物们在一起,长在山谷。日月山川,岁月晴照。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本该这样的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