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月《教育叙事》点评

(2008-10-05 16:52:03)
标签:

体会

杂谈

分类: 学校管理

     《五山一中教育叙事》九月份的叙事已经全部收起来了。教师们的叙事让我感动着,因为我和老师们有太多的共鸣,我们一样累着,一样忙着,一样的在思考着,也一样困惑着!

   龚升琴在教师节那天收到一个小男孩代替学生送的笔筒,体会到虽然带两个班的英语累着但收获着幸福。

   杜利光老师通过一名学生因对其体罚而变得能完成作业,认真听讲,而另一名学生怕进老师办公室是怕老师体罚,感悟着对教育的理解-----要慎用体罚。

   乐成清在教学中,借用课文内容,寓教于有同样悲惨经历的学生,让学生变得坚强了,成熟了!

   因上课时拍了一名学生的头而遭到忌恨,学生并写信建议老师能正确的教育老师的“朋友们”,李群知老师因此做了入情入理的深思,要善待每一位学生《向自己的学生学习》。

   余化琴在教学中因缺少对《八国联军》历史故事的充分准备,没能让学生在尽兴了解历史故事而心生《读书是,教师成长的必修课》。

    熊鹰《难忘胡老》,对自己当学生时胡明文老师让自己去给他买酒小事的回忆,在心底重温老师因为爱而对学生那温和的抚摸,感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当老师真累〉因罚学生多写了几遍作业,学生就和老师记起仇来。有几个学生就故意和老师捣乱,从不说狠话的,从不弹学生一指头并对学生关爱有加,可学生还是不理解老师,让温业丽老师心里更累!(愿学生能理解老师,理解万岁!)

    用〈许三多的名言〉教育学生:“做每一件小事就象抓着一根救命稻草,到最后你发现抓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了。”

   《教师的善良》还体现在对屡教不改的学生不放弃,有很多老师都在谈对后进生的关爱,感化,拯救,当学生违纪时不当面批评,给师生都留一个台阶,效果比批评更好!袁玲,任江涛,乐成国,袁传新,陈志强,陈金枝,胡学群等老师都在注意对后进生的转化,都江堰市相信“教育是慢的艺术”,让后进生进步不一朝一夕的事。

   还有对工作中的困惑:

   郭云老师想在语文课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可每次设想都不能实现,她在思考造成的原因,她在思考路在何方?刘占义老师在检测后,对出人意料的情况做了反思,一个班有好几个得2分,4分,8分的学生,他们到底在做什么?为何会成为这样?杨帆针对学生不愿意重复机械记忆问学生:年复一年的春种秋收,煤矿金矿上日复一日的挥镐掘矿,它们的意义在于“积累”。张雪晴深信《学习成绩的提高》关键在于“心态”,并经常在学生缺乏斗志时舞学生。刘毅真实记录了几个学生对待考试过后的一些不正常的表现,并记录下了一些处理办法。

    还有很多。这些叙事把我们自己工作中的困惑、想法、作法、感悟、述诸笔端时,我们都在整理自己的的教育教学思想。也记录下真实的思想轨迹,于是我们也收获下一丝精神上的财富。可能我们的作法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科学的,甚至是缺少理性的,但我们在思考在关注,为日后的思考积累下了原始的素材,肯定有益于我们的工作。

   在此我还想谈两点建议:1、叙事是先做事再讲事。真正能震撼人的研究文章不是告诉读者我们应该做什么,而是告诉读者我们已经做了什么,还有哪些做得不够。2、我们每天都在做事,只有多思考,多记录,积沙成塔,积腋成裘。只有当量变后才会有质变。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才会更全面更深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放大经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