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乘客国航取消航班上座率 |
今天,国航北京飞广州的晚班有三个航班,分别是17:30,18:40和20:20,国航对此的使用的机型分别是777和737。因为春节期间商务客流下降的原因,这三个航班的上座率均不高。其中17:30的CA1309在起飞当天早上只有100名乘客订票,上座率只有30%左右,而随后两个航班大约也只有100人,上座率为60%。那么面对这三个订座率很低而出发时间如此靠近的航班,国航会如何进行航班调配呢?是让航班按照计划进行还是对航班进行合并和取消呢?
下午的时候,结果告诉我们国航取消了18:40的航班,把乘客分流到了前后的航班去,最后17:30的CA1309有170名乘客登机,估计有60余名乘客是来自原先CA1339航班的乘客,而剩下的CA1339的乘客估计被晚些时候的航班接收了。我们再通过航空公司的内部飞机调配计划看,计划18:40起飞飞机并不是由于前方延误或者机械故障而取消航班的,所以我们判断是国航为了提高收益而取消了航班。
以前新闻也曾经有报道说一些航班只有一名乘客,航空公司也遵守承诺为该乘客执行所谓的“专机”。那么这种做法是否就一定是正确的呢?我觉得是值得商榷的,虽然信守承诺和机票合同是航空公司应该无条件执行的。但是合同是可以磋商的,对于航班取消带来的利弊也要逐一分析,然后再来判断哪种做法是最恰当的。
对于作为航空公司的角度来说,这样合并航班,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成本,增加收入。因为在运送同样数量的乘客,现在两架飞机就完成了任务,所以节省了的一架飞机会给公司节省了不少的成本。首先可以节省该航段的飞行所需的油费,起降费,其次可以节省为该航班配置的人员,再次是节约的人力和飞机可以调配到其他需要的航线,相当于增加了收入。而这种做法的坏处是引起乘客的不满,航班的取消会影响乘客对公司的形象,导致不信任的情况出现,会使如今紧张的乘客和航空公司关系进一步激化。那么为了消除这个不利影响,公司需要为乘客做出补偿,这就会产生一笔赔偿的费用。所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衡量合并航班带来的成本收益与公司形象受损以及赔偿之间的利弊来做出选择。如果以今天的例子来分析,合并是可以选择的,因为航班出发时间相近,乘客人数不多,提前通知能令大部分乘客可以接受的。
对于作为乘客的角度来说,原来计划安排好的行程突然受到影响,第一个反应自然是觉得不高兴。因为每人都已经根据自己的计划而选择了出发的时间,对于许多人来说更改计划的成本可能是很大的,这是第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第二个是如果说乘客知道航空公司的目的是节省成本,那么乘客的反应也会很激烈,因为这相当于航空公司为了一己之利牺牲了我的个人利益,这是无法接受的。但是,如果航空公司能够提供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可能是改签,可能是赔偿,当我觉得这个被损害的利益得到补偿,心理得到平衡,我也是可以接受的。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如果按照原定的计划,那么会有10多吨的航空煤油燃烧了,为该航班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增加了,而社会效益并没有提高。航班合并了,所需要的燃油节省了,飞机飞行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减少了。同时航班被调配到更需要服务的航线,所以这种做法不但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而且还能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率,节约整体的社会资源。
当然,对于那种航空公司粗暴的决定合并航班,只是简单通知旅客,让旅客在机场等待下一个航班的做法,并不能被乘客和社会所接受的。所以,在由于航线特点造成某一时间乘客数量减少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航班合并取消,但是这种合并不能单纯出于公司自身成本要求,还需要在同时考虑乘客感受,从乘客的角度去思考,应该根据订座情况尽早做出决定,停止销售被取消航班的机票,减少影响。对于已经购票的乘客要通知到位,主动提供改签方案以及补偿手段,以求让所有乘客接受。这样一来,可以达到航空公司、乘客、社会三方面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