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捕蝉(散文)
童年时那聒噪的蝉鸣已渐行渐远,但关于蝉的记忆在我脑海里却越来越清晰。小时候,每到夏季的七八月份,树上渐有蝉鸣时,是蝉蛹出土的最佳时机。雨后的晚上,我们拿了手电筒,去村北小树林找寻,潮湿的地上,有破了的小口,用手指挑开,一只肥大的蝉蛹就滚出来。拿回家放到窗子竹帘上,一夜之间就会蜕变为蝉。我们会把蝉蜕用细绳穿起,攒多卖给过来收药材的小贩,换了钱买铅笔小本。
午饭后,我们放弃午休,去小树林,调了粘粘的面团放在杆子头上,去树枝上粘蝉,有机灵的蝉,杆子头还没到就嗖地一下飞了,但终归会有点小收获,我们会把蝉拿回家喂鸡。
最有趣的是晚上,我们在小树林选了蝉鸣热闹的空地,用麦秸点了火,然后大家一起摇晃树身,树一动,受惊的蝉们飞蛾扑火般下来,有灵敏的感觉到了火的危险竟然旋转逃生,可大多数还是葬身火海。不一会儿,便有糊焦味在黑暗的四周围弥漫,喜欢吃蝉肉的小强每次都弄的满嘴黑糊,而我觉得烧焦的蝉毕竟没有鸡蛋好吃,于是捡了许多回家喂鸡了。
2022/7/10
前一篇:我心中的“红草莓”
后一篇:我与”竞秀”有个约会【散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