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源锁钥吉安寨

标签:
鸡笼尖吉安寨 |
分类: 【拙思敝帚】 |
巴源锁钥吉安寨
毛群益
龙脊垴高度约350米,虽然不高,却是新铺村地域的制高点。到了寨顶,视野开阔。南面的三里畈镇区一目了然,楼房林立,温泉大道和沿河大道笔直穿街,气势不凡。白亮的巴源大河,婉转延伸,雄浑耀眼。东面隔河是宜林地带的豹狸岩,西面是杨家寨和范家凉亭。北面的高山就是我们要探访的鸡笼尖吉安寨。
龙安寨是苍葭冲丁姓的家寨,相传是丁姓的祖先丁鱼庆带领族人修建的,为的是抵抗长毛。寨中还有一座古庙,名叫龙元寺。规模不大,但历史悠久。相传苏东坡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曾到东乡考察蚕桑板栗的生产,在龙元寺住过一宿。其弟苏辙还在此写了一首板栗诗:“老去日添腰脚痛,山翁服栗旧传方。经霜斧刃全金气,插手丹田借火光。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嚼不容忙。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龙元寺近年新增了一座千手观音的佛像,有三米多高,是用一块巨木雕刻的。这尊佛像是北京一位善信捐赠的,价值30万元。
沿龙安寨右侧寨墙边的石级下来,从西门进入林间小道,向鸡笼尖进发。路过山坳口,发现从朱源洞方向也有一条水泥路修了上来。这个山坳口,是龙脊垴与鸡笼尖的交界处,同时又是三村的分界线。东面是朱源洞村,南面是新铺村,西面是新冲村。树林茂密,空气清新。可惜的是,粗大的松树树干上伤痕累累,让人心疼。原来这是前几年松树割油留下的印记。为发展经济影响生态,是一件得不偿失的错误。所幸现在得以改正。
在林间小道走了约千把米,仰头望见一座石崖,耸立蓝天。那就是鸡笼尖。鸡笼尖属于朱源洞村地域,海拔约五百米,因形似鸡笼而得名。在罗胜公路和麻武高速车潭畈段向上观看,绵延的青山之中,一座石峰突兀耸起,直插云霄,形似鸡笼,峰顶一座小庙,隐约可见。那就是鸡笼尖。
走近鸡笼尖,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石头,黑褐的颜色,雄伟的形状,令人惊叹,巨石之下,还有几块峭石堆叠相拥。没有泥土维护,峭石居然自然堆砌,真是大自然的奥秘。巨石东侧,是一面整齐的寨墙,高约五米,长约十米。巨石与石墙之间,有一个石门,高约三米,宽约两米,用条石砌成。石门和石墙都是古代的原物,保存相当完好。前几年还有些残破,现在做了整修,显得更为完整。寨门门柱方正宽厚,每根重约一吨开外,不知古人是怎么运来安放的。寨门内墙左右两边各有一块石板,中间留有碗口大的圆孔,很明显是栓门木杠的插孔。进寨门后,原来只有十多级窄小的石阶,然后从石坡上攀爬。现在修成了水泥台阶。虽然便于登游者行走,但是破坏了原有的风貌,也失去了险陡的原始风味,只能说是一大败笔。
鸡笼尖是一座石峰,面积不大,峰顶约四五亩地盘。古人因山就势,建了一个躲避兵匪的城寨,取名叫吉安寨,意为吉祥平安之所。吉安寨是朱源洞一带朱姓的家寨,据说建于明朝末年,为朱氏先祖应甲公所建。吉安寨不同于其他山寨,它只有一个城门,也只有一面寨墙,因为鸡笼尖四周都是悬崖峭壁,无路可上,是天然屏障。只要有一两个人守住寨门,贼寇就不能攻入,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入寨后,从峭石陡崖上攀登三四十米,就到达峰顶。峰顶建有一座石庙,约三米见方。小庙纯用条石砌成,供奉的是武圣,关公、周仓、关平的塑像栩栩如生。站在石庙之前,视野非常宽阔。环视四周,河山如画。东面远处是李蟒岩、云峰寨,近处是车潭畈、天堂河。山脚下,天堂河自平湖流出,经车潭畈、朱源洞流向三里畈。河道弯弯曲曲,水光闪亮,状如长龙。麻武高速自鸡笼尖下的搁鼓石隧道穿山而出,在巴源特大桥横跨天堂河,经车潭畈笔直东去。罗胜公路依天堂河东侧北上,与麻武高速相映生辉。一河两路,构成鸡笼尖东面的优美画卷。东南方向,是宜林地带的豹狸岩。南面远处是三里畈、巴河,近处是新铺、苍葭冲。三里畈犹如一座城市,街区整齐,楼房密布。巴河斗折蛇行,线条优美。苍葭冲绿树成荫,田园如画。西面远处是杨家寨、范家凉亭,近处是新冲(原名龙潭冲)。龙潭冲有三个水潭,分别叫做弓潭、箭潭和响潭,合称龙潭。北面是一连串山峰,远处是薄金寨,近处是鸭棚寨和齐坛岩。
鸡鸣尖山峰不大,但山形奇特,地势险要,耸立在巴源河(天堂河)畔,犹如锁钥,可以控制四周的形势。与龙安寨相连,更具有犄角之势,得天独厚,是坚固的堡垒。我们惊叹大自然的杰作,更佩服先人的智慧。
游山得趣,我趁兴写下一首诗,作为此文的结语:“龙安寨与吉安连,御寇防灾壁垒坚。巴水河西双锁钥,一方百姓乐尧天。”
202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