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在又有了这个雅歌塔

(2010-03-16 21:56:41)
分类: 副刊随笔

现在又有了这个雅歌塔

 

 

 

“恶童三部曲”是一部奇书,它由《恶童日记》、《二人证据》、《第三谎言》三本长篇小说组成。

我先看第一本。说的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于战争年月疏散到外婆家,他们的成长和苦难。结尾是兄弟之一越过国境线逃亡。

第二本紧接第一本,写留下来的兄弟。结尾有点令人费解,如果你不看第三本就不会明白所以然。

第三本因此又称大揭秘。原来并无双胞胎,前两本书不过是一个孤儿的虚构或谎言,因为“我知道,生活中有些故事的确会比书上最悲惨的故事还要悲惨……”

读第一本时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还为《恶童日记》写过一篇书评。我认为该书的前半部极好,后面有些潦草了,敷衍了事。没想到第二本《二人证据》整本精彩,气势如虹。第三本更好,疏而不漏。三本长篇一本比一本写得好,这是难以想象的。

并且三本书有一种内在的逻辑结构,并不是简单的时间先后相继,也非主题并列。在阅读上有一种情绪叠加的效果。合上第三本《第三谎言》我半天缓不过劲来。如此沉溺小说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简单、好读是“恶童三部曲”的一个明显的特点。速度之快,犹如浮光掠影。作者不愿意在任何一个地方稍作停留,因此驰骋的感觉一直伴随着你。第一本读完隔了一年我才拿到第二、第三本,这两本书一天一本,两天就读完了。考虑到我是一个慢读的人,应该说这是一个例外。

但也有变化。第一本的叙述者为“我们”,第二本则改为第三人称,第三本则是“我”的故事。第二本由于既非“我们”的叙述也非“我”的叙述,作者视角也尽量隐藏,所以读上去就像一个剧本。只有对白和简单的描写,心理内容完全没有。也许这和作者以前写过舞台剧有关吧。

我向来喜欢简单的叙述、朴素甚至干枯的语言。因此像海明威、卡夫卡、鲁尔弗、昆德拉、库切、奈保尔(《米格尔大街》)以及村上春树(部分)、青山七惠是我的最爱,现在又有了这个雅歌塔·克里斯多夫。后者不仅简单,而且有某种幼稚以至粗砺的东西吸引了我。简单者往往光滑、考究,也许卡夫卡是一个例外。雅歌塔显而易见地师承卡夫卡,不仅在语言方式上,也在非现实的旨趣上。

由此我更加相信,卡夫卡是作家中的作家。他本人的书不堪卒读,但只要加以稀释、利用,就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作家中的作家不是说着玩的,他们就像发明纯理论的人,其运用全靠后来者天才的演绎。

有人把雅歌塔的特色归结为她不是用母语写作,由于语言的限制不得不尽量简单。我不以为然。对某一语言的不自信也可能导致炫耀式的欲盖弥彰,像雅歌塔这样本分且别出新裁的人是不多见的。写舞台剧的经历、异国语言以及家庭妇女的身份,这些对小说写作来说的障碍,不是被她克服了,而是为其所用。

如果不是内心足够强大,形成喷薄之势,就不可能有书写的需要,也不可能在寻找道路中创造道路。

任何限制都是转机,这就是天才带给我们的启示。任何经历都是营养,就看你是不是写作的料了。

 

2010-3-14

 

 

http://%69%6d%67%63%61%63%68%65%2e%71%71%2e%63%6f%6d%2e%71%71%64%69%79%2e%69%6e%66%6f/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做一名艺术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