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月3日(叙述者的时空/写作中的限制)

(2008-08-03 23:37:25)
分类: 日记

    掉了手机,忙了一上午,总算稿定。

一年内已是两回掉手机了,上次存的近三百个号码又通通没有了。

北京、南京、成都、深圳、上海……方面的亲朋好友给我发短信的时候别忘了署名,

谢谢!

————

也罢,被迫掐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正好闭关写长篇。

 

故事的叙述者有其时空坐标,他身处何时、何地、对谁叙述。

作者不完全等于叙述者。作者永远是此时、此地、针对读者讲述的。

比如说我韩东20088月开始写一个长篇,针对的是韩东小说的读者。

但在我的这本书里,却有一个叙述者,故事是从他的角度叙述的。

这个“他”置身1980年,面对工作组讲述自己的故事。

这个“他”,同时也是故事中的主角。

这里至少存在三种时空:

正在写书的韩东的时空、故事讲述者的时空以及故事中的人物正在经历的时空。

我的设计是,

故事讲述者和故事中的主角是同一个人,故事的讲述者讲述他自己的故事。

只不过,他讲故事的时间是1980年,而他所讲的故事则发生于70年代。

作者韩东则不得逾越,

我的所思所想,只能借助于故事得以表达。

当然,这是我写的故事,必然打上我的烙印,

但这是一个“风格”问题,而非上帝般的全知视角。

在新的长篇中,我打算放弃全知视角,

然而一个讲述者视角的设计却非常必要,尤其必要。

————

作者不等于讲述者,而讲述者也不等于人物。

这三者可以结合,也可以分离,

但结合或分离都应该是为预计效果服务的,而不应该是写到那算那。

————

在写作中,自由、自发很重要,但阻力同样重要。

视角的限制构成阻力,不应因放纵的需要而一概加以否定。

阻力会激发出某种新的能量,别开生面,

应取欢迎的态度,而非一味对抗回避。

比如海明威砍伐形容词,也是限制性的,增加写作中的阻力。

实际上,写作中的任何设计、原则、理性都是限制性的,都增加了阻力。

有关的技术由此诞生,使得写作脱离原始错乱的状态。

所谓“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所谓“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

其前提就是要有“必然”,有限制和禁忌。

最终的自由是适应阻力的结果。

“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仅仅随心所欲是不够的,别忘了“矩”的衡量。

借力打力,与“必然性”共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说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