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月16日(《立春》/罪恶和苦难)

(2008-07-16 21:13:51)
分类: 日记

    看了顾长卫的《立春》(碟),不错,是个东西,但不喜欢。

追求深刻这没错,但以为丑恶或人性恶就是深刻却不敢苟同。

比如韩国人的《密阳》,无比残酷,却不让人讨厌。

这涉及到苦难与罪恶的区分,同是不幸,前者是无辜的,后者则令人厌弃。

有一种目光,看待罪恶如同苦难,看出其中的受难成分,这目光便是超越性的。

另一种目光把受难便成罪恶,缺乏同情或者感慨。

人的现实的确是值得感慨的,可悲可怜可叹,当然也很可恶。

 

薇依说过,耶酥把世间的罪恶化作加于自己的苦难,但一些人把普通的苦难变成罪恶(大意如此),

这便是圣人与恶人的不同。

被罪恶残害的人是无辜的,罪恶在受伤害者那里呈现为苦难,

但这股不幸的、强加的力量必须重新作为罪恶转移出去。

不转移,就这么受着,就是圣人之道。

圣人的眼中只有苦难而无罪恶,即使是恶贯满盈的人也不过是不幸强力的载体,恶魔的邪恶来自别处。

超越的行为和超越的目光在此统一起来。

深刻的作品就是要揭示这种人背后的非人的东西,具体的个人无法对此负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