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胡献雅八十年代春光梅雀赏瓶

标签:
国画大师胡献雅梅雀图收藏 |
分类: 集雅轩 |



这只创作于1984年的《春光》赏瓶,高27厘米,绘三根老桩梅花穿插有序,深厚朴茂,生意盎然,满瓶留芳。与之相呼应的是三只麻雀,一只在山石上召唤同伴,两只似在欣赏春梅的多姿。象征改革开放繁荣的春天。
梅花,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梅花香飘百里,千姿百态,梅画丰富多彩。胡老的国画传统功底很深、用笔老辣,雄浑遒劲,有“力透纸背的功力”。用墨浓淡干湿兼具,表现质感厚而且沉,有拙中藏巧,意境高远的内涵。胡老的文入画传统笔墨功夫,不仅在江西省名列前茅,而且可以在全国范围同现代最知名画家媲美。
晚年胡老画技高超,画风恬淡清逸,古朴苍劲,许多作品显示了他以独胜巧、以朴胜艳的功夫,既有装饰美又有现实感,充满了诗情画意。这幅瓷画梅花,充满纸画的韵味,或是种尝试,育一种不同凡响的高雅。梅枝细劲挺健,勃勃向上,梅花填色厚实,梅花盈闹枝头。“经冬凛寒霜操,早春夺百花之首,”它枝干道劲,花色淡雅,清香袭人,满目生机。
胡献雅(1902-1996),字正民,中国国画大师,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江西省南昌人,192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全国美术协会成立发起人之一并为第一届理事。1943年任国立中正大学名誉教授,并受教育部之命,画赠当时美国、英国首脑,同年创办立风艺专并任校长、教授。1958年主持创办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任教授,并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西省文联副主席、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和名誉主席、江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江西省画院名誉院长、庐山画院名誉院长、江西省政协委员、江西省人大常委等职,是刘海粟、潘天寿的得意门生。擅长花鸟、山水、书法。画风笔简意深,雄健拙朴,被国内外誉为“当代八大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