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时装瓷画创始者洪步余“美色清华”洋彩时装大瓶

标签:
民国时装洋彩瓷画洪步余瓷文化收藏 |
分类: 集雅轩 |
民国初年,景德镇制瓷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一改瓷器装饰中的古装人物构图,在瓷器上开始出现用洋彩绘制青年女性的时尚妆容和服饰的绘图,这些洋瓷瓷器记录了民国初期青年女性追求时尚生活的潮流。时尚洋彩瓷器融合诗、书、画为一体,工笔兼写意的刻画人物的手法,巧妙使用洋彩着色,再现了时装的华贵和绚丽多彩,开创了中国的写实主义瓷绘。
洪步余民国时期著名瓷画家。1911年至1928年期间在江西景德镇至少有70余人从事绘制民国时装人物画瓷器。洪步余、潘肇唐、夏鼎臣、周筱松、毛子荣等都是当时卓有成就的名家。其中洪步余作品最多,也是借以从事创作时装人物而扬名大江南北的瓷画家。
此只洪步余“美色清华”150件大瓶,绘有四位时装美女,四个顽童,题款一:美色清华。癸亥(1923年,民国十二年)夏,洪步余作;题款二: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洪步余作。他的时装人物构图准确、着色清秀、表情丰富、时代感强,堪称为中国时装瓷画人物先驱。
洪步余辛勤耕耘十多年,时装人物瓷画作品颇丰,热销大江南北,同时在题材内容、思想内涵、创作手法、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他善于观察捕捉新事物新变化,并将生活原型提升入画,颂扬新道德新风尚。无论从服装的演变上、还是人性解放上(歧视、压抑妇女几千年的裹足制度开始废弃)都承载着有关新文化运动的一段历史记忆,非常值得欣赏与珍藏。
主要的器形有成双成对的双耳大瓶,也被称作掸瓶。观音瓶、花觚、盖罐、帽筒。这些瓷器绘着图像相同的时装人物画,成对配置这是传统艺术中寓意和合成双的富有特色的。
表现手法,还有文房四宝的笔筒、水缸、水盂、笔插、笔添等等。还有镶于屏风、木床上的彩画瓷片,瓷片的形状有各种各样的造型,四方形、花瓶形、六角形、叶形、心形、菱形等。还有烟灰缸、提梁茶壶、杯、肥皂盒、粉盒等。
民国早期瓷器上的时装人物画,吸收了西洋水彩工艺画法,画面色彩艳丽而透明,人物与布景巧妙精到地配置在一起,十分鲜艳夺目,民国时装人物画瓷器产生于1915年,衰退于1928年。在悠悠的中国陶瓷史上,它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却标志着中国现代瓷器艺术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