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剧解码·上海唐人作品——《步步惊心》从惊心到欢喜

(2011-11-18 14:12:41)
标签:

娱乐

步步惊心

分类: 《星库》每期娱乐策略解析

文/李丽  图/上海唐人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1888406.jpg

“看步步了吗?”前段时间见到朋友经常以这样的对白开场。《步步惊心》讲述一位职场白领因车祸穿越至清康熙年间,参与到“九子夺嫡”的宫廷争斗中,并与众阿哥产生的情感纠葛。《步步》火了,网络上、微博上铺天盖地的话题。一时间,不仅“若曦”刘诗诗备受瞩目,一票“数字军团”的阿哥们人气更是扶摇直上。四爷吴奇隆再掀事业高峰,八爷郑嘉颖成功开拓了内地市场,十三爷袁弘势头再进一步,就连首次出演电视剧的小十四也成了新晋偶像,吸引拥趸无数。

《步步》的成功毫不逊于年初《宫》的火爆,从剧本的基础以及制作的精良程度来讲它更胜前者。《宫》捧红了杨幂与冯绍峰,而《步步惊心》则让一群人大火。然而一部戏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小说出版六年后才得以拍成电视剧,拍摄过程又引来口舌之争,销售受阻,可谓剧内步步为营,剧外惊心动魄。《步步惊心》的遭遇或许正应了那句“成功总在风雨后”。透过主创的解析,了解这部热播剧从步步惊心到皆大欢喜的演变历程。

制片人蔡艺侬:
《步步惊心》曾无人问津
善于打造偶像古装剧的蔡艺侬,随着《步步》的投拍历经了一番起落。由于喜欢《步步惊心》这个故事,又看中这个题材,希望拍摄清装戏的蔡艺侬于三年前购得版权,开始策划这部戏。

“当下人们的压力都比较大,生活也枯燥,所以我们就希望在平淡的生活里去找出点不平凡的事件,而观看的过程中观众会把自己代入到角色中找寻快乐。‘若曦’被那么多英俊帅气的阿哥宠爱,唯美浪漫。相信很多女性观众都会有想穿越一把的冲动,影视作品需要给观众营造一点点造梦情怀。”

初遇困境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1888107.jpg《步步惊心》的诞生过程同样步步惊心的。剧本用了七个月时间完成,2010年12月正式开拍。但不成想一部《宫》捷足在前,抢了先手。令人更为恼火的是,还为此引发了一场口水大战,蔡艺侬自己被推至台前,莫名其妙的成了受攻击的对象,她坦言这是一段非常不开心的经历。

波折并未就此暂停,《宫》的火爆以及相似的的题材让《步步》的发行变得极其困难。“当时电视台的说法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是因为《宫》播出了,就不会再买《步步惊心》了,因为都是同类型的题材。第二种说法是《宫》的风格是比较活泼的、俏皮的,有小燕子的影子。而《步步惊心》的女主角不够惊艳也不够活泼,会比较闷,担心观众不喜欢,对刘诗诗的演技也有质疑,需要等成片出来以后再看一下。”

虽然问题接踵而至,销售无人问津,前景堪忧,但蔡艺侬顶着压力在戏上精益求精,对自己的作品仍信心满满。她的信心来自于这个故事的精彩,来自于自身的高水准制作,更来自于对演员的准确把控。同时她也并不介意大家把两部剧相比较。“《宫》我没有看过全剧,但就从了解到的内容上看,它是比较热闹的、融合了许多元素的戏。而《步步惊心》则是相对严谨的、精致的。前者更像是综艺类的节目,后者则更像一部剧。”

转机出现在十三分钟的片花推出之后,它引起了网络上的热烈讨论,于是唐人趁热打铁,又剪了三十五分钟片花,网友反响热烈。电视台看了以后也开始对这部戏发生兴趣,争相来抢购。终于改变无人过问的尴尬局面。“其实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换个角度看,《宫》也为我们的戏做了预热作用,因为有不少观众喜欢对比两部戏,因而也激起了他们观看的热情。可以说《步步惊心》的成功也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思路,毕竟一部戏从筹备到播出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所以筹备的时候就必须做‘未来的东西’。以前电视台不明白我们,说我们是非主流。但是看今年网络视频爆发到这种热度,他们的思路也在发生着转变,像百度指数这种指标开始被他们所看重。电视台也越来越注重网络的影响力了。”

一招定天下
《步步惊心》虽然有桐华小说版的强大影响力在前,但制作成被大家广泛接受的电视剧也并不容易。所谓关注越多,期待越大。文字的优势就是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四爷党、八爷党早已形成,并各自有了心中的模样,因此确定起来并非易事。

对蔡艺侬而言,演员的选择是她曾面临的另一大问题。刘诗诗作为唐人的当家花旦,是铁打的“若曦”。而众阿哥的人选却让她犯了难。“因为是清装戏,需要剃头,不少演员并不愿意这样,会影响后面的工作。而且角色难度又很高,里面很多争权夺位的宫庭斗争戏,就要求演员既要有阅历,把握得住,又要长得帅。我已经很久没有出来接洽演员了,这次不得不亲自上阵。从去年七月开始谈演员,直到十二月开拍时,才与吴奇隆谈好,也是三顾茅庐。”

角色确定之后,“若曦”与“四爷”被网友诟病最多,如今的结局则说明了蔡艺侬的准确眼光。“刘诗诗是我的演员,我对她非常了解,她在表演上很具爆发力,很有潜质,所以相信她能把握住‘若曦’。而四爷和八爷选择吴奇隆与郑嘉颖正如前面所说,他们既有演技,有阅历,面相又年轻,港台演员在这方面有优势。

其实接洽演员的过程中,有些人认为这是一部女人戏,虽然全剧以‘若曦’的故事为主线。但我并不认为这就是女人戏,我相信这部戏会捧出几个男演员,因为里面的每个男人都很出彩,都很具个性又长得帅。而电视又以女性观众为主,她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经历等将喜好投射到不同的阿哥身上,有不同的选择,所以阿哥们各自都会有拥护者。事实也的确如此。”

对于自家一哥胡歌没进入“数字军团”,蔡艺侬的说法相当有趣“ 因为胡歌不太适合剃头,我们当初还特意P了一个他的头像,虽然可以把头P的很圆,但实际上他还是不太适合清装戏。其实我也曾期待他演四阿哥的,对他而言也是全新的挑战。”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1840741.jpg

《宫》也为我们的戏做了预热作用,因为有不少观众喜欢对比两部戏,因页激起了他们观看的热情。可以说《步步惊心》的成功也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思路,毕竟一部戏从筹备到播出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所以筹备的时候就必须做‘未来的东西’。

 

皆大欢喜
首轮播出告捷,视频网站的点击率纷纷过亿,步步惊心的过程最终落得皆大欢喜。此剧现已经登陆韩国电视台,其海外的发行状况同样令人欣喜,已经卖到了香港、台湾、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三千万的投资也收得个盆满钵满。

《步步惊心》虽然已首播结束,但其结局仍被大家热议。据悉剧组为其拍摄了三版结局,湖南卫视播出的是经删减版,还有未经删减版与尊重原著版未露面,倒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二轮播出会选择哪个结局,蔡艺侬表示对此公司也在考虑中。“未经删减版没有播出,是怕观众不能接受。拍摄的时候觉得设定很好,但拍完后顺着看时就会从理性角色变成感性角度,人就会入戏,所以就比较难接受,当初也怕引起较大的争议,所以还是做了删减。这个版本在网络播出的机会比较大。”

许多步步迷同样期待续集的诞生,但作为投资者,蔡艺侬并不想趁步步的火热,去做一个炒作的内容。因此关于续集与电影版她都希望可以做成具有独立欣赏力,能够延续口碑,不依附于《步步》上,独立看仍然是一部精致的好戏作品。看来粉丝们只有拭目以待了。

彼时的桐华初到美国,境遇生疏,萌生了撰写《步步惊心》的念头。剧情如此之虐并非她的本意,只是想以现代人的视角去历史的舞台上穿越一番。

原著桐华:
《步步惊心》环境改变认知
2005年,桐华创作了《步步惊心》,以独具风格的历史演义和凄美绝伦的爱情俘虏了万千读者。六年之后,根据同名超人气穿越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终于在湖南卫视首播,其精良的制作,唯美的画面缔造了新一轮的收视热潮,其反响不逊于当年的小说。

彼时的桐华初到美国,境遇生疏,萌生了撰写《步步惊心》的念头。剧情如此之虐并非她的本意,只是想以现代人的视角去历史的舞台上穿越一番。而针对每个人物的结局,她也曾心伤,身心被困。而此时桐华尽管家庭幸福、事业自在,却发出了“没有人能百分之百的恣意生活,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牵绊,牵绊虽然不能令人自由自在,却可以如锚一般,让人心安,明白自己在熙攘红尘中的位置”的慨叹。

六年间,她先后出版了《步步惊心》、《大漠谣》、《云中歌》、《被时光掩埋的秘密》、《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曾许诺》、《曾许诺殇》等作品,营造了一个个虚幻而曼妙的世界。多年沉淀,也让她对《步步》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正所谓环境改变认知,尽管若曦穿越到清朝,她的心境也不得不随着的环境的变化而更改变。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1848775.jpg

对话桐华
影视圈:请谈谈《步步惊心》诞生的过程,过什么要写一部穿越小说?
桐华:
《步步惊心》创作于2005年,当时或刚刚到美国,身边没有朋友,纯属无聊时的一个冲动。创作之初没有任何理性地思考,写开篇的时候,我压根不知道主角是谁。但真正进入写作的时候,还是融入了一些思索在里面,比如我出国,穿越到古代,都是到一个截然陌生的环境,人对环境的适应和思考等等。

影视圈:通过故事大家会发现你对清史非常熟悉。写作的时候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此外,为何很多穿越小说都会用清初“九子夺嫡”作为时代背景,哪部穿越小说对你影响较大?
桐华:
创作过程中我主要是看了一些历史书籍,也找了研究这段历史的朋友聊天。整个故事只是在历史走向、大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命运方面遵循了历史,故事都是虚构的。《步步惊心》是本小说,和历史差别是很大的,我很高兴它能感动很多人,但它只是个故事,不是历史。

选择“九子夺嫡”为背景,是因为那段历史矛盾冲突很足。清穿小说喜欢这个时代,因为戏剧元素很多,有矛盾的地方才容易发生故事。

其实我本人对小说涉猎比较广泛,什么题材都看,如果要说哪部印象深刻的话,黄易的《寻秦记》和席绢的《交错时光的爱恋》都印象很深。

影视圈:其实若曦经历的完全是现代人的情感,这几段情感中,你最欣赏的是哪种类型?(八阿哥温润如玉,四阿哥果敢坚毅、十四阿哥有情有义、十三阿哥肝胆相照)哪个人物写得最耗精力?
桐华:
我最喜欢十四阿哥。这个人物经历了大起大落,距离皇位一步之遥,悲惨时,被幽禁了十年。到最后,看通透了一切,活到了乾隆二十年。我喜欢他对生命的智慧。

但人物倾注了最多精力的是四阿哥和八阿哥,很用心地揣摩他们,从各个角度去塑造他们。举个例子:我设计各个阿哥喜欢的茶,八爷最喜欢的茶是日铸雪芽,芽细而尖,遍生雪白茸毛,产地是浙江会稽山,盛于宋时,康熙时被列为贡茶,这茶我没喝过。为八爷选这个茶,只是因为这个名字,名字美丽到极端,可日出雪化,空留泪痕,看似的美丽原是一场不能长久的悲伤,当时就觉得还能有比这更美丽悲伤的茶吗?四爷爱喝的茶是太平猴魁,色泽苍绿,兰香高爽,有山野猴韵,茶中魁者。为四爷选此茶两个原因,一是此茶特色,兰香野韵茶魁,二是因为太平二字,寓意帝心唯太平。

影视圈:若曦与八阿哥、四阿哥都产生了爱情,而两人又同为皇位而争,而她最终却选择了老四,这是否可以理解为现代人的心机过重,是否太过功利?
桐华:
我创作这本小说的初衷也是因为环境改变而产生的思索。环境能够改变人的认识与看法,“若曦”的棱角一点点被现实的环境磨去,她不得不在现实中选择。不能说是心机过重,因为人性天生的能够趋利避害,自我保护。作为步步惊心这个故事而言,那是若曦唯一能做的选择。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1837840.jpg

我创作这本小说的初衷也是因为环境改变而产生的思索。环境能够改变人的认识与看法,“若曦”的棱角一点点被现实的环境磨去,她不得不在现实中选择。不能说是心机过重,因为人性天生的能够趋利避害,自我保护。作为步步惊心这个故事而言,那是若曦唯一能做的选择。

影视圈:从八阿哥到四阿哥,若曦的情感转换稍显突兀,同样窥伺帝位,若曦却能够接受老四,这是为什么?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1873477.jpg桐华:若曦对八阿哥的感情是由感动发展而来的,八阿哥为她做了太多,默默地照顾了她五六年,换成任何一个女孩子只怕都会感动。但两人最大的问题在于,戒心都太重,没有敞开心灵交往。八阿哥没有正视若曦的城府,他明知道自己做不到,却依旧像哄小女孩一样许诺若曦皇后之位,这就像现代社会,一个男人只用巧克力鲜花来和你甜言蜜语,却丝毫没有坦诚相待,所以当他这句话说出时,若曦和他的感情就已经彻底完结了。随着人的成长,若曦的心境会有变化,初恋的时候总希望对方要为自己放弃全世界,可是经历很多事、受过伤以后,渐变苍凉,只想找一个能对自己坦诚相待、没有欺骗的人相守。

影视圈:如今《步步惊心》播出后反响热烈。但当初主演刘诗诗成为议论的焦点,演技受到质疑,你对她的表演满意吗,符合你对若曦的表达吗?
桐华:
我目前还只看到了十几集。就前面来说,我觉得虽不能说她百分之百传达了书里的若曦,但她表现得很好,毕竟每个人对角色的解读是不同的。诗诗的表现得到了很多观众的认可,这个最重要,毕竟电视剧和书是不一样的。

影视圈:请您点评一下剧中几位阿哥的表现?
桐华:
几位阿哥表现很到位,四爷吴奇隆很酷,表情很腹黑;八爷郑嘉颖很温柔,眼神很电;九爷韩栋很邪,有霸气;十三爷袁弘很潇洒,不羁洒脱;十四爷林更新很帅。

影视圈:对于电视剧的改编你是否满意,是否传达出了小说想表达的意境?从小说到电视剧改编大吗?都是哪些变化?
桐华:
因为只看了十几集,最满意的是很多文字的画面意境很到位,比如雪中漫步。很感谢唐人,电视剧基本是很尊重原著的,我看到的调整是结构上的稍许变化,原本中间才出现的四爷,在剧中第一集出现,我能理解这是剧与小说的区别。唯一一点点遗憾是电视剧的节奏有点太快,如果能更细腻一些,每个衔接更自然流畅,就更好了。

影视圈:观众总免不了拿《宫》与《步步惊心》做比较,你对此有何看法?《宫》中的晴川爱八爷,就和他在一起,即使短暂,结局悲惨。若曦为什么不能爱得洒脱一些?
桐华:
我没有看到《宫》,实在不便比较。

若曦是个潜意识里很缺乏安全感的人,别人对她交心,她才会回以同样的感情,她不是怕苦,而是她始终觉得八爷没有对她交付真心,两人都没有完全的信任,所以她犹豫,左右思量。到后来看到四爷对她的态度,她再也没有那么多的顾虑,拒婚也拒得坦然。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1830786.jpg

四爷吴奇隆很酷,表情很腹黑;八爷郑嘉颖很温柔,眼神很电;九爷韩栋很邪,有霸气;十三爷袁弘很潇酒,不羁洒脱;十四爷林更新很帅。

刘诗诗:
一念执着,步步惊心
“是时间的过错,我们只能错过,我有多么想念,你有多遥远,早知道结局是不能抗拒的错,停留在这一刻,只好情深、缘浅……”这是若曦的穿越之旅,是一女子的情归何处,是一个预知了所有人的结果,唯独不知道自己结局的故事。

若曦作为奉茶宫女,很多时候没有说台词的机会,只能用眼神表达,连动作幅度都不可以有。虽然是全剧中绝对的“红花”,但诸多内心戏与感情戏地释放,非常考验演技,这是刘诗诗出演的最具挑战,最为痛心的角色。总被拿来与杨幂比较,这位并非科班出身的女孩起初不被大众看好,刘诗诗背负巨大的压力出演,同样经历了惊心的过程。在百余天的拍摄期间,她认真、敬业、执着,每天大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更是因为入戏,经常哭得稀里哗啦。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她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如今还会时不时“穿越”一下的刘诗诗表示,自己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如果桐华肯写第二部的话,她一定自荐再续前缘。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1885367.jpg

对话刘诗诗:
影视圈:《步步惊心》的小说在前,已有大批忠实的粉丝,确定你演出之后,粉丝方面对你的评价如何?有些人认为你够亮丽,是否压力很大?
刘诗诗:
我觉得每个角色的确定都会有赞成或反对的声音吧,毕竟每个看完小说的人,心里都有各自的若曦。至于长相,这是天生的,也是个人喜好问题。

出演这样的角色,压力当然会有,公司的人差不多全看过小说,一直和公司同事不断在交流,交流对人物、对剧情的理解和看法,以及包括演这个角色必须要做的准备。

影视圈:《步步惊心》里的若曦是个貌似柔弱,实则比较有心计的女子,你是如何理解角色的,她的性格中是否有与自己相似之处?她的感情观你欣赏吗?
刘诗诗:
我理解的若曦并不柔弱,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下,她给身边人的感觉反而是有些倔强和不按常理出牌。我很能理解她刚开始到清朝见到朋友不能自主命运的时候那种不甘不愿,人都渴望自由,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去生活工作。她对于友情的那种态度,我也很认同和欣赏,尤其那句“无关风月,只为真心”。

而至于她的感情观,我觉得不能简单评价,毕竟她是带着现代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去的清朝,在那种极大的环境反差下,她想得就会比较纠结。其实当初看到她离开八爷我都纠结了好一阵,因为很难理解,只能重复看,仔细感受若曦的心理,到后来逐渐能明白,就是我们在剧中加入的那句话“可能真是爱得不够”。但是经历过多年的清宫生活和事件后,她与四爷的感情又是让我钦佩和感动的。不过,这样的感情太纠结了,太辛苦,伤不起。 

影视圈:作为年轻的演员,这部戏对你而言也是挑战?剧中与吴奇隆、郑嘉颖合作的感受如何,是否也学到不少技巧?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1831756.jpg刘诗诗:的确,四爷和八爷都是经验非常丰富的演员,跟他们合作我真的学到不少,比如我可能演戏比较“实”,一场戏情绪什么都达到了,有时候却不太会注意位置和镜头,二位爷都会提醒我,告诉我想表现好一个角色,一定要真诚才能打动观众,同时也需要一些技巧和经验,能够更好地呈现出人物。

我与八爷郑嘉颖是一起进组的,他个性很爽快,说话很直,熟悉起来很快。刚开始拍的也是我们初相识的部分,所以也挺符合当时大家熟悉的阶段的。

与四爷吴奇隆的第一场戏比较意外,没想到和四爷的第一场戏就是拍中间的情节,而且还是感情很浓烈的哭戏。四爷真的很会哭,当时很惊叹,但是也很容易被带入到戏里,所以那场戏我们合作下来感觉还挺顺利的。

影视圈:虽然《步步惊心》的演员阵容也很有号召力,但与唐人以往的偶像路线还是有所不同,简单评价一下合作的演员。
刘诗诗:
对于演员的选择,导演更偏重是否适合角色以及对角色的理解、把握和驾驭能力。因为《步步惊心》里的人物涉及宫廷斗争,最难的是内心部分的演绎以及强烈的人物个性展示。这部戏绝不是只给青少年看的,它的受众比较广。几位爷演得都非常出彩,各具特色,各自拥有那么多粉丝就是最好证明。

影视圈:作为女人,四爷和八爷两个角色你更爱谁?结尾若曦没有得到圆满的爱情,寂寞离世,你怎么理解这个结局?
刘诗诗:
如果是我个人,这些皇家子弟都不会选,他们的生活太步步惊心了,我更喜欢简简单单生活。

若曦的离世是她该有的结局吧。她的性格不适合在紫禁城里,四爷是大清朝的皇帝,他们很难达到理想中的爱情状态,有太多外力阻隔。

影视圈:因为题材相似,《宫》又播出在前,观众不免会拿你和杨幂做比较,你们私下的关系如何?现在杨幂凭借《宫》一跃而成为一线女星,你会不会也有所期待?
刘诗诗:
我更关注的是观众看完《步步惊心》后对这部戏,对若曦这个角色的感觉,因为这部戏大家都付出了很多,无论是导演、演员还是其他主创,我更希望最后我们拿出来的作品和角色,能让他们满意和开心。

至于和杨幂的比较我并没有太过关注,大家都是朋友,我们拍《仙剑三》的时候认识的,大家年纪相仿,拍戏的时候又比较欢乐,很自然就成为朋友。当时拍完《仙三》,我们还专门组织了《仙三》集体游,还拉了其他朋友一起去埃及玩。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1838074.jpg

我理解的若曦并不柔弱,在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下,她给身边人的感觉反而是有些倔强和不按常理出牌。她对于友情的那种态度,我也很认同和欣赏,尤其那句‘无关风月,只为真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