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剧解码·上影英皇作品——《金枝玉叶》:原来他们都是一个“村”的

标签:
田海蓉金枝玉叶娱乐 |
分类: 《星库》每期娱乐策略解析 |
文/李丽
家族情感大戏《金枝玉叶》讲述了一段纠结于两辈人的豪门恩怨以及三姐妹的悲欢离合。透过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现了生活中的纷繁矛盾与社会现实,更触及了商战、潜规则、整容门等多项当下热点,加之云集了田海蓉、赵子琪、张萌、苗侨伟、林保怡等两地实力演员,不仅hold住了眼球,hold住了收视,还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01237188.jpg
出品过《男才女貌》、《杜拉拉升职记》等热播剧的编剧张巍首次尝试创作大型家族情感剧,在执笔这部戏的过程中,她同时孕育着另一个美丽的小生命。而主演田海蓉在暂别荧屏三年后回归,更是体验了一回不寻常的人生境遇。《金枝玉叶》不仅戏内的故事紧张精彩,戏外同样不乏曲折与意外。对话主创,品读《金枝玉叶》“诞生”的台前幕后,聆听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上影英皇瞿俊
“狗血”并非贬义
作为上影英皇第一部投拍的家族大戏,《金枝玉叶》被寄予了厚望。它不仅需要丝丝入扣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还要有丰满的人物,华丽的场景……确切地说,结合港剧《金枝欲孽》的纠结关系与《珠光宝气》的完美质感,是《金枝玉叶》所追求的。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01225105.jpg执行这样的命题作文并非易事,首先要为故事搭建起繁杂的构架,通过豪门恩怨、商战、爱情引出人物关系,于是就有了两代人、三姐妹间的爱恨情仇,并围绕她们展开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盘根错节的血缘,使每个人的命运都息息相关。在观赏剧集的时候,这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还真是虐人,难怪观众评论这部剧时戏言“原来他们都是一个村的”。
“最初的剧本只有现在三分之一的复杂的程度,但通过讨论我们希望编剧按照二至三倍的复杂程度去扩充内容,是有一些刻意为之。这样可以保证每个人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度,对于一部长剧而言,不太适合所有的问题都引出新的人物。如果没有一个线索把他们连在一起,那么近五十集的长度就会过于松散,不会像现在这样抓人了。”瞿俊道出制片方的构想。
尽管剧情被一再诟病,但却并未影响《金枝玉叶》一路攀升的收视率,可谓hold住观众没商量。究其原因,瞿俊表示,虽然此剧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但不可否认,它最吸引人的还是这纷繁复杂的情节,里面折射的当下人的生存状态,热点事件还是很具吸引力的。而所谓的“狗血”,瞿俊认为这并非贬义,而是中性词。“观众往往是想不出更好的词,而就会用‘狗血’来形容。寓意剧情太过于戏剧化,不真实以及过于冲突,可又偏偏欲罢不能。是观众一种纠结情绪地表达。”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01219405.jpg
“一部戏的精彩,绝不是一两个人的出挑,群戏好看才是关键。扮演二姐“玉旋”与小妹“玉祺”的赵子琪张萌同样表现不俗。玉旋是个有些悲情的人物,对于赵子琪则是全新尝试。”
演员惊艳戏出彩
为了让这部戏更好地呈现于观众面前,制片方在演员的确定过程中可谓颇费心力。“我们一直认为这个戏是具有一定海外市场的,因此计划邀请TVB演员加盟。能够邀请到苗侨伟,确实是机缘巧合。当时三哥来内地宣传电影,我们诚意邀请他先看剧本。因为无论从外形到气质,都感觉‘金天桥’这个角色与他极为相符。最终被我们的诚意与剧本打动,三哥答应出演并将此剧作为他进军内地的第一部戏。观众的反馈就是最好的说明,苗侨伟的表演无可挑剔,魅力不减当年。”
而另一位TVB红人林保怡的加盟就显得更加顺理成章。“当初在策划这部剧的时候我们就想找一位参与过《金枝欲孽》或《珠光宝气》的演员来加盟,而林保怡又恰恰参与了这两部戏,因此他是最适合的。”况且双方以前本就有过合作之缘,此番有机会当然要“再续前缘”。因而“邵立达”这个人物是非他莫属的。
另一位让大家惊艳当属大姐“玉欢”的扮演者田海蓉。这位成熟、干练的女强人形象与她是如此的契合,不禁眼前一亮。瞿俊表示,联系田海蓉时知道她也在寻找适合的戏复出。她不仅满意于这个剧本,而且对于即将合作的苗侨伟、赵子琪等优秀演员也充满期待。对于公司和整个团队,田海蓉同样表示非常认可,所以决定出演,并将这部戏作为自己的复出之作。由于播出后好评如潮,田海蓉现在片约不断。
一部戏的精彩,绝不是一两个人的出挑,群戏好看才是关键。扮演二姐“玉旋”与小妹“玉祺”的赵子琪与张萌同样表现不俗。玉旋是个有些悲情的人物,对于赵子琪则是全新的尝试。这个“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物最容易激起观众的共鸣,她身上集中体现了生活中常遇到“贫贱夫妻百事哀”,婆媳关系等家庭问题。通过一系列地挫折,她终于自立、创业最终成功。这个人物是矛盾冲突最复杂,也是性格的转变最完整的,是一个女人成长的历程。而张萌本身的留学经历,参与过环球小姐的选拔,她可以为“玉祺”这个角色提供更多的线索与建议。相对于以往,张萌在这部戏中的表现是可圈可点。
《金枝玉叶》选择在央视八套首播,每天五集连放,看起来更过瘾,这或许是成就它的高收视的重要原因。“其实五集连播是有利有弊的,每晚黄金时间是8点至10点半左右,放五集就意味着播出提前,七点钟有不少观众都没有到家,在家的也在看《新闻联播》,这不是个好的观剧时间。尤其是在播放前期,大家都不习惯。通过收视率明显可以看出七点档的劣势。只是随着剧集的渐入佳境,后期的关注越来越高。此外,我们是按照传统收视习惯,每天两到三集的播放形式来进行线索推进的,所以新的播放方式会让观众感到剧情冲突过快。”瞿俊表示选择央视是基于以往的良好合作和它巨大的影响力,如今看来,剧本身可能还不尽完美,但已收获了预期。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01233439.jpg
“很多观众说被剧中人物绕得头晕,我当初编得也是殚精竭虑。我更善长把人物放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而非美剧那样动不动就引入个新人,这不适合国剧的观赏习惯,因此增加了人物关系的复杂度。也是新的尝试。”
编剧张巍:
艰辛“孕育”的《金枝玉叶》
一部恩恩怨怨的家族情感大戏,一部洋洋洒洒的宏篇电视剧作,让编剧张巍过足了瘾。对于这位北京电影学院年轻的副教授,写出《男才女貌》、《杜拉拉升职记》、《孽债2》等多部有影响力的作品的职业编剧而言,写这样虐人的故事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观众如今看到的《金枝玉叶》当初并不是张巍的“菜”。她期待完成一部职业律师戏,但投资方顾虑市场因素以及回收成本的压力,将题材设定为家庭伦理剧,描写三姐妹的爱恨情仇,但其中可以把女一号写成律师。最早的剧本中也没有呈现“豪门”。
资方的想法是做内地版的《珠光宝气》,而张巍一心想写女人戏,在几番讨论中剧本大纲逐渐加入了商战、豪门、内幕等多个元素。张巍感觉这与自己当时的初衷相距甚远,放缓了创作的速度。此时,电视剧版《杜拉拉升职记》找上门来,于是她便一头钻进这个剧本的创作中去。
剧本完成,出国HAPPY,转眼九个月的时间过去,资方找上门来,希望继续合作《金枝玉叶》。张巍被对方的信任与诚意感动,这个险些“胎死腹中”的本子终于有了起死回生的机会。
还是写三姐妹,把“豪门”的因素当作全剧的背景贯穿,重新构架大纲,无限丰富人物以及人物关系,在可能的人物关系中都做了详细的前史,光人物小传张巍就写了几万字之多,为剧中所有主要人物都做了非常详实的铺垫。
大家习惯将此剧与《珠光宝气》相提并论,深受90年代港剧影响的张巍却是在像《义不容情》致敬。“《义不容情》也是写一个家族的故事,它的戏剧编织技巧是我学习的标杆,但我做得不够好。好很多观众说被剧中人物绕得头晕,我当初编得也是殚精竭虑。我更善长把人物放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内,而非美剧那样动不动就引入个新人,这不适合国剧的观赏习惯,因此增加了人物关系的复杂度。也是新的尝试。”
庞大的《金枝玉叶》筹备九个月,仅大纲就十易其稿,十几万字。剧本创作历时七个月,约七十万字,累计近一年半时间才宣布完工。这个过程不但艰辛,更令人瞠目的是,如此巨大的“工程”还是由一位孕妇完成的。
“剧本进入到第四个月时,我发现自己怀孕了。但三个月后这部戏就要开拍了,剧组已经搭建完成,所以我根本不能休息。当时我33岁,第一次怀孕。孩子来得毫无准备,所以我也没有吃叶酸,医生要求我好好保胎。可时间紧迫,由不得我休息。本应保胎的前三个月我一直在奋战,每天写到凌晨三四点,终于完成了,我没有拖稿。所幸我没有太大的孕期反应,身体也比较皮实,我的孩子也很给力。”
“这个剧相对而言与大家看到的传统电视剧类型特别不同,非常像90年代的港剧,会让观众感到新鲜。观众熟悉的是家庭伦理戏和谍战、抗战剧,以及一些追求夸张效果、比较雷人的偶像剧。”
骂声不断,热度不减
在《金枝玉叶》热播的那段时间,一边是节节高升的收视,一边嗖嗖横飞的“板砖”。对于这位已入行12年的知名编剧而言,这样的待遇还是头一遭。但豁达的张巍将褒奖与诟病统统收下,她坦言非议多也是好事,证明自己的作品被人关注。
对于骂声不断又热度不减的现象,张巍表示与这个剧的类型特殊有关。“这个剧相对而言与大家看到的传统电视剧类型特别不同,非常像90年代的港剧,会让观众感到新鲜。观众熟悉的是家庭伦理戏和谍战、抗战剧,以及一些追求夸张效果、比较雷人的偶像剧。而《金枝玉叶》既有一部分家庭戏,也有一些商战戏。确切地说,我认为它是内地家族戏加女性职场情感剧。因此它的人物多,情节点多,结构紧凑。不过可能有些观众会不适应,因为某些情节完全不在他们的预期里。”
而临近剧终,故事跳转太快,完全没有水到渠成的概念。这也是此剧被网友非议最多的地方。对此,张巍也表示出身为编剧的无奈。
“关于孩子死的那场戏,我写了足足20个小时,为人物做了各种设计,也为引出后面的冲突做了铺垫。但拍出来我看到样片就不满意,我煞费苦心的设计都被精减了。当然,我能理解有些镜头是实现不了的。但最后播出的时候连这些都被剪掉了,变成了一场车祸的话外音。其实我比任何人都悲愤,并不是因为网上的各种骂声。身为编剧,我比任何人都珍视剧本的完整性。况且作为一位准妈妈,写一个孩子的死,我在情感上是受了很大创伤的。但如此用心良苦,却未能在剧中体现。统统敌不过一剪刀啊。”
在《永不磨灭的幡号》、新《水浒传》等“强手”的夹击下《金枝玉叶》以破8的佳绩收关,在同档剧集中稳居第一。张巍表示作品被人认同是最大的欣慰。“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我认为电视剧就是编剧的艺术,我可以大声说《金枝玉叶》是我的。这就是编剧最大的幸福”。
田海蓉:
《金枝玉叶》对母亲的纪念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01238588.jpg《金枝玉叶》带来的惊喜不仅有苗桥伟,更有田海蓉。这位当初悄悄地离去,如今又低调回归的演员,她的角色仍旧让人念念不忘,无论是《雷雨》中的四凤,《黑冰》里中的刘眉,还是《女人不哭》的章子君。无论哪类角色,她仿佛都信手拈来,真实、自然。《金枝玉叶》中的玉欢同样如此。
这是她复出的第一部戏,却非比寻常,拍戏的过程中,也是母亲对她的最后陪伴……田海蓉与剧组谈好所有合作事宜,却突然得知妈妈已被确诊胰腺癌,生命只剩下三到六个月的时间。为了让妈妈平静地走完余生路,田海蓉修改了病历,又哄着妈妈来到上海,名义上陪女儿拍戏,实际上为妈妈找最好的医院治疗,寻求最后的希望。
《金枝玉叶》杀青第二天,妈妈走了。她用最后的历程陪伴女儿完成复出之后的首部大作。对田海蓉而言,《金枝玉叶》太过难忘,拍戏的每一天都有对母亲的惦念,不停地在“玉欢”与现实中转换,在希望与绝望间徘徊。《金枝玉叶》的成功,是她对母亲最大的纪念。
影视圈:三年来,你是否也在寻找合适的机出复出,《金枝玉叶》就是这个契机吗?
田海蓉:三来年没有工作,是因为之前的工作量太大了,身心俱疲,想好好休息一下。而当我觉得调整得差不多的时候,也开始有一些戏找到我,但我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直到《金枝玉叶》的出现,我没有犹豫,我想这部戏对于我而言就是机缘到了。也许人生到了某个时间点,可能就会有某些机缘产生吧。
影视圈:这部戏哪里最吸引你?“玉欢”是个怎样的角色,你觉得“玉欢”与自己像吗,哪些特质最像?
田海蓉:戏中最吸引我的当然还是“玉欢”的性格,她不仅聪明能干,独立自主,有自己的见解,更是充满爱心的女人。大家说“玉欢”是新时代女强人的代表。我对女强人的定义除了上述优点外,最重要的是自强但是不自私的女人。对于爱的人而言,即使牺牲自己的事业也要为爱人保护护航。我最喜欢这点,不仅“玉欢”是这样,生活中的我也是这样,所以我与她的确有些相像。与“玉欢”相比,我没有她理性,生活中的我更感性一些。
影视圈:看到过你曾为这个角色写的一篇博客,文中把“玉欢”分析得清晰、透彻,这是演绎她的过程中积累的感悟吗?
http://www.xingkuad.com/img/news/11101219769.jpg田海蓉:写这篇文章一是源于生活中的感受,另一方面源于角色的感悟。对待每个角色都要投入心血,就像妈妈对孩子一样。我是个理性与感性兼容的人。看剧本时我是感性地看,如果能很快打动我,也一定能很快打动观众。然后我再去理性分析她,她是怎样的角色,什么状态,演的时候又转化成感性的去释放。我的每个角色都是这样创作的。
影视圈:再度回归表演是否会有生疏感?与苗侨伟搭档感受如何?
田海蓉:作为演员,表演已经融入血液了,完全没有陌生感。
其实从第一部《雷雨》开始,我就一直与港台演员有合作,与他们交流并不陌生。苗侨伟开始还曾担心我们的交流,害怕粤语成为我们之间的障碍。我告诉他没有问题,好演员是可以相互带动的,一些眼神上的交流就能给彼此灵感。
在我眼中,三哥站在那就是“金天桥”,不用演的。他这份桀骜,这份洒脱,与“金天桥”的气质浑然天成。我与他开玩笑,说他那份不易示人的温柔在生活中留给三嫂,在戏中留给我就可以了。
影视圈:一边要照顾母亲,一边又要工作,经受了体力与精神的双重压力,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来顺利完成这个角色?
田海蓉:的确,拍戏时心理压力很大,大家都说“玉欢”演得好,可能跟心理压着事情有关,演出来的人物都是沉甸甸的。
心里特别难过的时候会找个没人的地方哭一场,宣泄一下。要感谢我坚强的妹妹,她一直在医院里照顾妈妈。我们有时候会彼此鼓励,亲人间的抚慰相当重要。
影视圈:这部戏对你而言是不是更具特别意义?
田海蓉:的确,《金枝玉叶》对我绝不仅仅是一部戏,一部复出的作品,它是我对母亲的纪念。妈妈在我杀青之后才走,用母爱的力量支撑到最后。我非常感谢她,如果她中途离开,我不相信自己会那么坚强。妈妈给了我莫大的精神上的支持。以往拍戏,妈妈是健康的,以后拍戏,妈妈在天堂,唯有这部戏是妈妈在生与死的边缘与我共度的。
每看这部戏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当时的情境,如电影一样回放,往事还历历在目。拍摄中和“妈妈”演戏时,我没有把这当戏,就是在与妈妈交流。绝对的真情流露。
“对于爱的人而言,即使牺牲自己的事业也要为爱人保驾护航。我最喜欢这点,不仅“玉欢”是这样,生活中的我也是这样,所以我与她的确有些相像。与“玉欢”相比,我没有她理性,生活中的我更感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