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傅维伯:中国小剧场模式的开创者

(2010-08-19 15:35:05)
标签:

先锋剧场

北京人艺

中国戏剧

傅维伯

娱乐

分类: 《星库》每期精选文章

文/李丽   图/受访者提供

提起傅维伯这个名字大部分人会感到陌生,但提到北京人艺小剧场和东方先锋剧场这两个品牌,即使不看戏剧的人也会有所耳闻。傅维伯正是这两个剧场的缔造者,同时也是小剧场模式的开创者,可谓是中国小剧场戏剧之父。他与他的小剧场一起,不仅见证了中国戏剧的起起伏伏,并还将继续引领着小剧场的发展方向。

http://www.xingkuad.com/upfile/news/108615237.jpg

提倡创新,提携新人
1982年,我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由林兆华执导的《绝对信号》上演。它开创了新的戏剧形式,从表演、导演、舞台美术等方面都有大胆创新,当时的傅维伯以剧务的身份参与了全部创作过程,富于挑战性与创新性的工作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剧场概念从此诞生。
对于小剧场的价值所在,傅维伯是这样表述的“小剧场是中国戏剧的试验场,它以更丰富的形式、更包容的态度,延伸着戏剧的创作尝试。小剧场戏剧,并非仅仅指空间意义上小于大剧场的剧场演出,而更代表了一种打破镜框式舞台限制、区别于传统戏剧演出的新的戏剧探索,和大剧场演出相比,门槛更低、是低成本运作的商业演出模式。”
东方先锋剧场从2005年5月20日开业至今,共上演了120多部戏剧作品,该小剧场已经成为众多年轻戏剧工作者创作和展现的平台。“我提倡戏剧的探索性,这种探索包含从剧本角度对现实生活的探索以及对戏剧表现形式的探索。这种创新与突破符合兴建小剧场的初衷,无限的创造性能够使戏剧更具有活力,更具有生命力。”
事实上,傅维伯经常与年轻的戏剧创作者交流。“这种过程能够激发灵感,充实想法、擦出火花。同时我也非常理解他们的心态,我这里存储了大量的剧本,通过我对戏剧的认识,通过我的经验去帮助他们完善、将梦想转换为现实。他们都是宝贵的戏剧资源,有了这些才有繁荣和戏剧发展的基础。我不仅是剧场的管理者,也是年轻戏剧人的朋友、老师,还是大学生戏剧节、青年戏剧节的倡导者,希望尽我的一切努力繁荣戏剧。”
作为小剧场戏剧之父,傅维伯除了管理和经营之外,还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扶持戏剧创作上,为戏剧人出谋划策、搭建平台,使小剧场的戏剧逐渐走向成熟。从一开始几年一部戏到现在的一年近百部戏,从最初的少数国有话剧院团尝试性演出,到现在民营团体的遍地开花,为小剧场的兴旺可谓费尽心思。
如今的东方先锋剧场充满活力,最初艰难运营的岁月已成过眼云烟。傅维伯每天接待众多创作团队,他们都希望进驻东方先锋演出,剧院排期已经达到热战程度。而剧场更是以每年三百多场的演出、70%以上的上座率的业绩确立着其在京城小剧场中首屈一指的地位。

从演员到剧场管理者
外表儒雅的傅维伯,内心充满了对戏剧的热爱,面对本刊从源头聊起,在香烟的一明一灭之间,他似乎又回到从前。
1972年傅维伯年考入了北京人艺学员班,二年后正式成为人艺演员。此后他先后从事了剧院的行政、艺术管理等工作,1985年开始进入剧场行业,担任首都剧场的副总经理。其后一段时间,傅维伯选择出国留学,到日本学习设计,1994年,学成归来后接手人艺小剧场至2004年,一手打造了国内首家小剧场。
由于人艺小剧场的成功运营,2004年9月,他被调任到国家话剧院,筹备东方先锋剧场的开业。最让傅维伯引以为豪的是他开创了小剧场模式的先河。同时他还希望再利用十年时间,继续从零做起几个小剧场,把自己热爱的戏剧最大限度的发扬光大。
正是由于从演员做起,傅维伯经历了剧团中的多个职位,到目前既是制作人又是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使他非常了解戏剧从创作、制作、排练、演出等各个环节,为他最终成为成功的管理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进驻东方先锋剧场的剧目都需要经过傅维伯的评估,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排期演出。得益于对行业的熟知,傅维伯通过对剧本的认识,对团队的认识,创作团队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舞台的认识等,出台了符合东方先锋剧场的演出标准。这也是他所肩负的与其他管理者不同的职能。

http://www.xingkuad.com/upfile/news/108690333.jpg
http://www.xingkuad.com/upfile/news/108634389.jpg

戏剧品质决定竞争力
每个剧场的创建都会经历从“饥不择食”到“温饱”最后才到可以选择,东方先锋剧场同样经历了这些阶段。
东方先锋剧场的经营模式是以场租为主,但这就足以满足剧场的正常运营了。此外,剧场也更加注重对进驻剧组的服务,剧场内建立各种票务系统,与多个票务网站合作,方便剧组选择需要的合作伙伴。
剧场不做任何强势的规定,给剧组足够的空间,并提供一切便利,吸引更多优秀创作资源合作。这些措施使剧场的经营进入良性循环,众多深受观众喜爱的话剧如《办公室有鬼系统》、《未完待续》、《豪猪式恋爱》等都在东方先锋剧场上演过。
“小剧场一定要先从本职干起,先把演出做好,小剧场的经营者都希望剧场天天有戏演,天天有好的演出,先要做好戏,要树立自己的品质。当然被观众认可剧目的品质好、内容丰富,需要几年的磨合过程。但一定要保证戏剧的品质,它是维持生存的根本,决定着小剧场的竞争力。当小剧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营管理和资源优势也非常重要,最终谁能坚持自己的品质、谁和创作者沟通好、谁建立让观众信任的平台,这些因素都决定着这个小剧场到底能走多远。”傅维伯如是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