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跌至2600点应该如何操作
(2011-01-10 23:06:15)
标签:
股票 |
周一,又是一根大阴线,投资者的心情一定不好。看晚间央视二台的交易时间,分析师几乎没有看多的,相反,投资者的调查结果却乐观得多,看来中国投资者的心理素质比分析师好得多。
上午的交易时间中,有朋友网上留言说看空到2600点。晚间也有很多技术派认为要回补去年国庆节后的第一个跳空缺口,也就是跌至2600点之下。
试想,假如大家都这么想,还有200多点的下跌,为何不跑出来,等待2600点之下再买呢?
大家都这么想,也就都这么做,很快就到2600点了,一天跌50点,加上期间的盘整和犹豫,挺多两周,在春节前就到下跌目标了。
然而,大家都这么想,也都这么做,2600点之下会买吗?如果大家都买,岂不是又是一根大阳线,我们能够准确地踩到这个买点吗?也许在2600点也有分歧,一定会有人认为还会跌,甚至极端者会认为到2300点吧。
看来,按照心理预期来猜走势,操作很纠结。
主流观点认为,蓝筹股封杀了下跌空间,但为何还有这么大的杀跌?市场分析师总是在事后做归纳法,归纳的要点包括小板股票进入快速下跌期,拖累大盘指数;或者银行新一轮再融资,加上新股不断发行,给大盘抽出资金。似乎没有人去总结利好的东西。
还有观点认为,小心主力故意杀跌,乘机吸筹绩优股和蓝筹股。主力是谁?难道大资金在一致行动?然而,如果猜大资金在慢慢购买低估值的股票,我宁可相信。
猜测总是让人心神不定。但若我们倒过来进行反向思考,去关注那些低市盈率,且未来两年仍然享受经济的景气发展,业绩保持增长确定性高的公司(例如青岛海尔等),下跌难道不是一件好事情?我们假定某一个优秀的公司目前的PE只有15倍,2010年预计每股收益为1元钱,股价为大致为15元,假定未来两年公司在大的经济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维持20%的增长,两年后每股收益应该是1.44元,如果股市真的跌到可以在12倍,即12元买到,那么持有两年,在正常的市场波动平均PE为20倍,则股价波动到28.8元是可预期的,两年内复合收益率大致应该有50%左右吧,不是一件省心的事?
这么说,关键是,在下跌到了可以买入时,你要手中有钱。对于目前满仓操作者,当然害怕下跌了,特别是满仓持有题材而无业绩的投资者,下跌就更心虚了,谁知道半年后那些讲故事的“主力”们去哪儿了。如果你是这类投资人,还是抓紧时间加入杀跌的行列吧,至少保住一些资金,别高高留在山岗上,即使属于那些被认为是高成长的股票,高价格也要靠时间来烫平。
今日收盘后大致去扫了扫盘,可以发现真正有业绩且PE不太高的股票,今天下跌超过3%的很少,它们如果再下跌就是被错杀了,就是好的买点。
想明白了,就在下跌中不断买入低估值的好股票,然后持有等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