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对于电表集抄的相关项目,一直不敢做出最后的决策,虽然创业者从海外带回来并正在电力部门试用,但对中国国情的适应性难以做出判断。在深圳,我一再反复询问,产品使用的客户究竟有什么好处?这是我最关心的。回到杭州,带着这个困惑去拜访一位曾经在华立多年做电表的创业家。他听完我们的内容后,也问,这个项目的产品是什么?客户是谁?,他说,这两个问题是我创业中体会最深的,而且是首先要自己问自己问清楚的问题。
这话确实问到点了,原本这个问题是我经常要问别人的,今天从他的口里说出来就令我佩服了。我抛开拟咨询的技术问题,直接问起他自己创业的公司,我想假如他自己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自己创业的公司一定会有很好的起步。公司才起步不到一年,据说已有不少收入,按照今年的订单,会有八千万的收入进账。我们参观了生产线后,得到的感觉就是,站在地面上才觉得踏实。
大雪再度袭击杭州,我收到秦先生的邮件,感谢我们对其项目的关注,并在附件中留下“破冰”的文章。文中根据其产品的含义,针对目前的交通状况提出:“无论哪项应急机制都需要在任何情况下,实时、全面的取得本地的信息,冗余的通道,迅速的处理,实际上就是一个现场面向事件的传感器网络,信息基础设施。”这是他们打算解决的无线网络集抄方案的主要思路。
“破冰”是总经理针对公司员工写的:
××公司成立之初就是由海外归国留学生胸怀着报国之志,投身实业之魂创建的。其名称来源于《易经》 “智虽天生,功由众成”, 其揭示的是世间万物组成有机系统协同工作的美好远景。这个美好的远景吸引着每一个员工也吸引着社会各界的关注。公司的员工正是本着“有多大的力使多大的力”“尽我所能,效力天智”的精神,努力拼搏,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就。
创业不是一蹴而蹴,需要锻炼运营、研发、营销等各方面的基本功,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人们总是期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但是经历冰雪、克服严寒、破土而出是要付出艰巨的努力的。千尺冰下,静水潜流。
读完《破冰》,很是感动。我回复道:
读了你的“破冰”,很感动。正如同你文中说的,创业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创业者思考很多很多的问题,并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
针对你们的项目,我们从武汉回来后,又拜访了一些同行,虽然大家对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有不同的观点。但我最关心的不是市场有不同的观点,而是你们产品的客户利益。一个产品或者服务,客户的利益和价值决定了自己本身的生存空间。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惑我们。也许我们真的没有理解贵公司,到底是在做一个软件?还是在做一个信息获取网络系统?还是在做一个信息的优化系统呢?它的客户到底是谁?
作为外行,我的问题也许比较幼稚,我们仍然关注公司的发展,希望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公司的产品和客户对象,以及运营的商业模式。
谈到这次大雪,导致了道路中断,连锁涉及煤炭供应不足,使得中国刚投入的电力机车睡在车站,电气化铁路是先进的,但是它却因缺煤而缺电没有了动力。我们觉得,假如还是老的内燃机车,至少铁路不会因为这种雨雪就瘫痪吧。也许,就像你文中谈到的,由于这场大雪,国家开始更加重视电网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改造,对贵公司是一个机会。我们愿意更早的理解贵公司的产品和模式,也期待着公司能够准确定位,并取得好的成绩。
预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