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你知道英特尔i486吗?说它是一款暴露年龄的芯片,我想没有人会对此有异议。英特尔i486是英特尔在芯片发展史上的一款经典产品,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面市,当时它的最高时钟频率为100MHz。放在今天来看,它的计算性能似乎算不上什么。
随着后来半导体技术的逐渐发展,整个计算行业也因此迎来了变革。芯片计算性能大幅提升,芯片体积越来越小,设备的体型也越来越小,而且设备可以具有多种形态,可以适应多种应用场景。英特尔在整个计算行业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今日举行的IDF15上,英特尔准备引导计算行业的新一轮变革。
以芯片为主导
要引导计算行业的新一轮变革,依靠设备的整体设计其实是远远不够的,英特尔认为硬件层面的创新才是引导计算行业变革的“根本之道”。英特尔去年发布的酷睿M,是英特尔为了在计算行业引导变革而打开的一扇门,而第六代的Skylake芯片将成为英特尔走进这扇门的其中一块“指路牌”。
第六代的Skylake芯片被英特尔称作是“2015年的明星产品”,它继承了14纳米工艺制程且升级了架构,在功耗控制、性能、续航等方面的表现比2014年的酷睿M还要优秀,同样允许设备采用无散热风扇设计,机身可以做得更轻薄。
按照英特尔的规划,它不会局限于2合1产品,还将覆盖传统笔记本以及台式机。第六代的Skylake在下半年推向市场之后,必将会带动其他硬件供应链的发展,从而也会引导计算行业发生变革。
另一块“指路牌”则是凌动芯片。一个能跑微软Windows且拥有2GB内存、32GB机身存储空间的设备有多大?英特尔给出了答案——比普通U盘稍微大一点的英特尔计算棒。在这么小的机身中,英特尔突破了技术方面的障碍,为其嵌入了凌动的四核芯片、Wi-Fi模块,还有USB、HDMI接口。
英特尔计算棒堪称是“袖珍版”的计算机,把英特尔计算棒放在口袋里,即使带着它出差,你也一样可以连接到酒店里的电视上使用。英特尔官方也表示:“只要你想得到的功能,它都有”。
它的硬件性能达到平板电脑那样的水准,这自然要归功于其搭载的凌动四核处理器。更重要的是,英特尔表示可以利用相关参考设计方案与CTE生态圈合作生产该类产品,这将有利于帮助这类产品快速覆盖市场,计算机形态的发展更加趋向于小巧。
技术是变革的推动力
许多人认为,计算行业在发展到一定时期后,设备的创新很快就会遇到瓶颈。不过英特尔不那么认为,英特尔准备用前沿技术来作为设备创新甚至是计算行业变革的推动力,并以此突破这个瓶颈。在IDF15上,英特尔大玩实感技术、无线数据、无线充电技术和无线坞站技术。英特尔已经把这些技术运用到设备上,让它们成为设备的亮点,这同样会推进计算行业发生变革。
当你想打开电脑的时候,手臂在电脑前轻轻一挥就可以激活系统登陆界面,脸蛋对准电脑摄像头,不一会电脑就自动认证登陆到系统桌面。这不是拍电影,实感技术已经让它成为了现实。实感技术可以利用摄像头扫描分析人体特征信息并进行比对,由于硬件模块小巧的缘故,它也可以被嵌入到PC、手机、平板中。
当然,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有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上面所提到的用户信息安全认证只是其中之一,它还可以提供独特的人机自然交互体验,被广泛运用到游戏行业、物联网行业中。
英特尔研发的无线充电技术和无线坞站技术,为计算行业带来无线缆的体验。当你背着设备回到家,直接把设备放在桌面上就可以实现充电,还可以显示当前电量和充电状态。无线充电技术降低了门槛,不仅仅支持PC、手机、平板,还可以支持其他的智能硬件产品。
同样的构想还被运用到数据的无线传输上。而无线坞站技术可以被运用到办公室和普通家庭客厅中,在普及了该方案之后,用户再也不用为麻烦的布线而感到烦恼。
为期两天的IDF15虽然略显短暂,但是对于英特尔来说,引导计算行业变革还只是一个开始。随着英特尔在芯片产品以及各项技术上面的加大投入,计算行业变革的成果可能很快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当然,作为计算行业的中坚力量,英特尔推动计算行业变革的步伐还将继续迈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