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将节能创新进行到底

标签:
环保能耗工厂英特尔公司丁玉明上海浦东it |
将节能创新进行到底
在英特尔上海浦东封装测试工厂,有这样一个由工厂的电器师、机械工程师、化学工程师和财务分析人员组成的专家节能小组,它是工厂庞大运营节能体系的 CPU,负责协调和评估整个工厂的节能工作。丁玉明正是这个节能小组的负责人。
英特尔公司自创始之初就确立在一切日常业务活动中贯穿环保目标,无论是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工厂的构建与运营、还是资源的管理到废弃物的处理。丁玉明介绍说:“从封装测试厂运营第一天起,就确定了‘一天运营、一天节约生产’的理念,我们用追求研发创新的热情追求着节能方面的不断创新。”
每年年初,他领导的节能专家小组都要和各部门的负责人沟通,从生产能耗、资金、人力等方面做一个综合评估,确定全年要开展的多个节能项目。通过减轻系统负荷、加强控制制冷系统、降低生产设备的能耗以及优化设备运作等措施,工厂在运营能耗节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中水平衡项目一个月就节约了 9,100 立方米的水资源。
最令丁玉明自豪的是 Tool Bagging 项目,“2007年初,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工厂的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一些不需要的生产设备和备用设备的运行就增加了不必要的能耗,于是我们进行综合部署,关闭了一些设备的运行,仅 2007 年一年就节约了 68 万度电。”
丁玉明在英特尔浦东封装测试工厂
开展 Tool Bagging 项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节能小组首先要和生产车间、调度部门、工程部门、维修部门和后勤等多个部门沟通,拟定一个可行性报告,然后上交给工厂管理层进行分析和评估。管理层批准之后,小组会安排针对不同部门经理和工程师们的培训,在培训中还会根据大家的疑问和建议对节能方案进行相应调整。方案执行后,小组还要对各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长期跟踪和评估。“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和不同部门员工的有效沟通。工厂的生产体系非常复杂,举个例子来说,如果生产计划部门确定了部分机器在一定条件下应该关掉,我们还需要和维修部门确认,做出相应的调整。”丁玉明感慨地说,“但是工厂上下都对节能项目非常支持,从最高管理层开始就不遗余力地推广运营节能,尽可能地在资金和资源上支持我们,这也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全厂上下对节能的重视离不开英特尔环境、安全、健康 (EHS) 文化的深入人心。根植于公司的“节约文化”涵盖了在绿色建筑中制造绿色产品、节约能源并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包装材料的浪费和电子垃圾的回收循环等,实现这些目标需要英特尔公司从高层管理者到普通员工在内的所有人的承诺。在上海浦东芯片封装测试工厂,随处可见环保节能的宣传海报,员工定期可以收到关于安全健康的沟通邮件,这些工作都由负责 EHS 工作的专人来完成。
说起自己的工作,丁玉明非常自豪:“我们的节能运营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例如上海地区万元工业产值的平均能耗是 0.88 吨煤,英特尔浦东厂在2007 年就把这个数字降低到 0.24。在能耗很低的基础上,我们每取得一个新的进展就要克服更大的挑战,但英特尔人热爱这些挑战,因为英特尔公司作为一个企业公民就应该用环保运营回馈社会。作为每一个公民个体,为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和能耗大国做出一些节能努力,也是我深感自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