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低碳这个词近年来很时髦。
芜野才疏学浅,看洋文比较费劲,常常累得头昏脑涨也只是粗略知道洋鬼子说点儿啥。所以低碳在神州以外是如何炒作的不甚明了。但在神州大地,低碳一词是时时处处非闻不可的。商家拿低碳说事儿,公仆拿低碳说事儿,就连许多像我一样的穷鬼也动辄低碳。反过来想想,穷鬼们大可不必赶这个时髦。我所知道的一个美国家庭,丈夫是医生,妻子是教师,两个上小学的孩子,他们三辆车--皮卡用来周末购物,丈夫开轿车上班,妻子开面包车--就是我们常说的商务车,但资料上确实是说叫面包车的--带孩子上班、上学。他们当年(大约是1995年)的愿望再弄辆房车玩玩儿,这样旅游的时候就可以更方便更舒服了。
对于混得跟我差不多穷的穷鬼们,全家共用一辆1.6左右排量的小玩意儿,没必要太大惊小怪了吧?只是,穷鬼太多了以后,碳排放量还是不可小觑的。看看车展上过江之鲫一样的1.6L以下的潜在客户,就知道低碳只是被公仆们用来抹屁股的粉了。
http://s8/middle/4fddca2bt88e3da93b2a7&690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