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山东济南青岛杂谈 |
《土》文后面跟了一些山东人的评论,本节之所以叫山东老大而不称为济南老大,也是芜野想借这些评论说说咱山东人的“那些事儿”。
首先声明,芜野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先前说的上海师傅的故事也只是陈述而已,并无诋毁上海阿拉之企图,说咱山东人便更加不会有诋毁之意了,戏说而已。
芜野尝行万里路,且南下居多。所到之处男人无不疑惑,古人云“山东大汉”,怎么芜野这厮连两米都不到?芜野便哼哼唧唧地教导他们说,武二郎那是很久以前外地人到山东以后在回家为显示自己见多识广故意吹出来的,是山东人见外地人吹山东人便自己也开始顺着竿子往上爬。山东人大多数都不如俺解释这个问题多年以后世界文明的姚阿拉个子高。
说到外地人这个字眼儿,不能不说一下山东最著名的两个城市,一个是青岛,一个是济南。这两个城市是山东“唯二”的大城市。以“唯”谓之,缘其独特,那又为何“二”而非“一”呢?那是因为这两个城市都觉得自己挺大的。它们是副省级城市,济南是省会,青岛是沿海城市。
余尝谋食于青岛六载余,以进城老乡之茫然闻“你以为这是哪?这是青岛港!”多次,彼时曾记起梁启超“老大中国说”。多年后的此时,芜野落脚于省会济南,忽然怀念起青岛小哥的那句明言了。与青岛小哥的自恋不同,省会城市要大气多了,根本不需要提醒别人这里是省会,一个句子的一个部分,仅仅三个字就把青岛小哥比下去了,这三个字是“外地的”。除了北京上海之类的地方以“北京人”、“上海人”谓之,说起来济南以外的其它地方,均一视同仁,称其为“外地人”。其逻辑意义应该是济南是本地,非济南当然便是外地,与地心说好有一比。不过青岛人还是被高看一言的,是山东省内唯一可能被称为“青岛人”而不是外地人的城市。
在山东,除了这两个自认为自己是老大的城市,还有烟台、威海等一大批自诩的老大。十五年前来济南参加一个笔会,一威海老大骄傲地宣布“威海是山东物价最高的城市”,烟台老大则宣布他们那里最富裕,其余各地市老大也各有骄傲的理由。芜野当时年轻,简直无地自容到找谁的茶杯跳进去自杀了,搜肠刮肚找出了一些上不得台面的理由搪塞了一下,算是多少找到些平衡。这些理由现在多记不清了,大概就是俺那个城市有一个大水坑、有一条从北京流到杭州的小水沟,有一个小老头子还带了几个徒弟,其中一个徒弟光搬家就搬了三回、一个徒弟早晨到教室值日捡了一张老头票子、一个徒弟嘴馋,趁老婆赶集把还不到出来日期的小猪给宰了,还有一个外地的老头子天天喝高了以后跑到个破楼上写被很多人读作《jiang进酒》的《将进酒》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在有就是一帮人躲在山上当路霸、另一帮人藏在水里当车匪。看看,说起来俺也是老大啊!
把各地市老大放到一起PK,除了青岛和济南强调这里是青岛和别处是外地,其余地市牛归牛,终究不敢以自己为中心,只好把自己从心目中的某一阶层抬高一小截,然后把自己分离出来的那一部分叫作“农村~~”,请注意,农村二字后面的那两个“~”很重要,这个尾巴才是此句的精华之所在,是老大之所以成为老大的关键。
由此看来,各地市老大组成的省分,当然就是老大了。好玩儿的是,在各省人自己眼里,各省也都是老大。不信你随便找个山东以外的“外地人”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