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剥笋式解读“小画幅”之一:数码相机的画幅与视角辨析(二)

(2008-04-16 09:03:12)
标签:

杂谈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对这个转换系数感觉别扭呢?讨论这个问题以前,我们可以先看看袖珍机。

  袖珍机的感光元件尺寸一般为1/1.75到1/1.25英寸,只有我们的指甲大小。与之对应的,其标称焦距虽然是28-200之类,但实际光学焦距不过在几毫米到十几毫米,而它的镜头光学焦距都明明白白标注在镜头上。为什么多数拍摄者都按照LCD取景器上的标称焦距使用,却好像没有多少人感觉到画幅与焦距的别扭呢?

  其一,不论是胶片时代还是数码时代,袖珍机的镜头都不可置换。拍摄者忽略了不可置换镜头的袖珍机更大的转换系数,把注意力放到了最终成像上;

  其二,两个时代的袖珍机都没有很多可操控因素,相对于单反相机而言,数码袖珍机的操作近似于胶片袖珍机。

  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感觉很重要。操作袖珍机的感觉相对集中到了结果上,也就是得到照片。

  二是操作单反相机的感觉更加侧重于拍摄过程的操作感觉。

  与之相似的还有中画幅、大画幅等机型,没有人感觉50mm镜头是广角有多别扭。为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惯性使然。因为大多数现在的拍摄者没经过画幅的革命性变革,绝大多数的拍摄者使用135相机,下意识地把大于画幅135的相机看成专业相机,把体积小于135的相机被当成傻瓜。事实上也基本如此,大画幅自不必说,体积小的相机除了傻瓜,有几个拍摄者可以接触到莱卡之类?比较年轻的拍摄者甚至没有机会把玩一下曾经最普通的120相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APS-C画幅之所以让拍摄者感觉别扭,主要原因是因为拍摄者长期只是用135一种机型形成的思维惯性。事实上,画幅的革命性变革带来的不仅仅是画幅的改变,而是对操作和视觉的彻底颠覆,每种画幅的操作是截然不同的,图片的评价也完全不同。

  但是,数码单反相对于135胶片机的改变却仅仅是一种变化而已。多数机型都继承甚至几乎照搬了某款胶片机,镜头的通用更让人觉得某款数码机好像是某款交片机的数码版。于是乎,转换系数与画幅改变相伴而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