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好朋友发了条飞信,推荐了一个学习英语的博客。朋友回信说她在家伺候生病的老妈和儿子,并说她很郁闷,想哭。我说:“痛快地哭吧,把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就好了。”她说找不到这样的空间,如果她哭了,孩子会哭得更厉害。我邀请她有空时可以来我家哭。她说:“去你家了,看到你们的幸福,我哪还哭得出来?”我说:“那也好啊,笑比哭好。其实谁哪里时刻都是幸福环绕呢,只不过我在博客中把烦恼过滤掉了,呈现的是幸福居多。”
这不,今天早晨家里就发生了争吵。写下这个词语,我觉得不妥,因为家里的那两个成员根本没跟我吵,好像全程都是我在发泄不满。
事情是这样的:
早晨,我没等闹铃响起,就起床了,不想,碰掉了水瓶盖子,把老公和孩子闹醒了,我让他们再睡会儿。孩子倒头又睡。老公很幸福地亲了女儿一下说“闺女~~“孩子并没躲闪。我则去厨房忙碌,做早餐。
时间到了六点半,我呼喊着孩子:“It's time to get up!”
很久孩子没有动静,我又提醒:“快点,你不是说要早点叫你吗?”
孩子抱着衣服从卧室出来了,满脸愁容:“我晕......”
我想可能是起猛了吧,没有搭理她,等着她恢复状态。
饭摆好了在她面前,她真的是没有胃口,连平时最喜欢吃的烤肉都不沾一下,面包就啃了一口。米粥喝完了,她指指面包:“妈,我可不可以不吃了?”“不行!一上午的能量就这么点,再不吃,怎么撑得下来?”“我晕......”说着就要哭。
我妥协了,告诉她:“那就带上去学校吃吧。”我去厨房给她装面包,正系塑料袋时,她抻着一只胳膊举到我面前,不乐意地说:“帮我呀!”
我的火腾地一下就窜起来了:“你妈--我,只有两只手!”
她哭了,转过身去,自己穿衣服。
我继续吼:“我从早晨起来,闲一分钟了吗?别以为我曾经帮你穿过衣服,这事就得我天天做,不帮你反倒成了我的错!”
刚开始坐在餐桌前吃饭的孩子爹,放下碗说:“我去送孩子!”
“你捣什么乱啊,我就说一下她,你就看不过去了?!你为家做过什么?天天就是工作!......”
孩子爹说:“我哪敢说您啊,我多么尊敬您啊。我只是说早晨不应该生气。”孩子爹辩解到。
“你们俩想干什么?觉得我做的饭不好吃,以后我干脆不做了。都别吃了。”孩子爹只当又坐回座位,继续吃饭。
我和孩子出了家门,一路上无语。
到了学校,孩子下了车,回头跟我说:“妈妈,再见!”
走了几步,学校里国歌响起,所有走动的人都驻足,肃立,孩子们左手脱帽,右手敬礼,雄壮的国歌声又一次让我热泪盈眶......
礼毕,每个人又继续行进。
后来的路途,我在反省。
道理其实都知道,可是就是执行起来难,谁愿意一大早就以不高兴开始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