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瑞自助游9】梵蒂冈博物馆:八角庭院
标签:
意大利梵蒂冈博物馆八角庭院拉奥孔望楼上的阿波罗 |
分类: 玩乐——周游世界 |
八角庭院是一个露天的小庭院,以其形状呈八角形而得名。庭院不大,但却是梵蒂冈博物馆雕塑的精华,三件镇馆之宝中就有二件在这庭院中,拉奥孔(Laocoon)和望楼上的阿波罗(AppoolBelvedere)。
4、
5、八角庭院,庭院四周有一圈回廓和一个个拱门,这里是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展品不仅有人物雕塑,还有不少浮雕,其雕刻之精致令人叹为观止,难以想像二千多年前的雕刻就有如此之精美。
7、《拉奥孔》,镇馆之宝之一。是公元前一世纪中叶阿格桑德罗斯和他的儿子波利佐罗斯和阿典诺多罗斯三人于集体创作的一组大理石群雕,该群雕高约184厘米,最早安放在希腊罗得岛。后来因战争遗失,直到1506年,该座群像在罗马的提图斯浴场遗址附近被出土发现。这组群雕被发现的时候,拉奥孔的右臂已经遗失,并且两个孩子当中一个遗失了手掌,另一个遗失了右臂。
说起这尊雕像,还有个小典故。雕像出土时右臂是残缺的,当时正处文艺复兴时期的各位大师们对右臂的讨论非常激烈,米开朗基罗认为拉奥孔的右臂应该是弯向肩头,而其他人则认为右臂伸向空中的姿态更有英雄气概。教皇组织雕塑家们进行了一次非正式的竞赛,拉斐尔作为评判,最终手臂伸展的方案胜出并被安装到雕像上。然而,戏剧性的是1957年在罗马的一处建筑工地上发现了缺失的拉奥孔右臂,右臂的姿势却正是如米开朗基罗所主张的那样,不愧是大师啊!
这件作品中,拉奥孔位于中间,神情处于极度的恐惧和痛苦之中。他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想把自己和孩子们从两条巨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但是这一切看上去都显得那么徒劳。他的双手紧紧地抓住了一条蛇,但他的臀部却被咬住了。在左侧,拉奥孔的长子似乎还没有受伤,但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正在奋力想把自己的腿和右臂从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右侧的次子已被蛇紧紧缠住,绝望地举起了他的右臂,但是左手却依然死死抓住蛇的身体。
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被表现成了三个由于苦痛而扭曲的身体。他们身上所有肌肉的运动都已达到了极限,甚至到了痉挛的地步,表现了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和极度的紧张。看着这组雕像,人们似乎能感觉到痛苦流经了全身的肌肉、神经和血管,紧张而惨烈的气氛弥漫整个作品。
8、《望楼上的阿波罗》,另一件镇馆之宝,是雕塑家列奥卡列斯公元前4世纪的代表作,原作由青铜铸成,高224厘米。列奥卡列斯是古希腊著名的雕塑家,也一度是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宫廷美术家。由于原作佚失,该作品系罗马时期大理石的摹制品,因在罗马一个望楼上被发现而得名。
9、古希腊的早期雕塑,有模仿埃及雕塑的痕迹。但雕塑家已不满足模仿,而是力求用自己眼光探索人体结构和比例,创作出写实自然、生气勃勃的艺术形象。当时,阿波罗作为男性美的象征,是艺术家最热衷的创作题材之一。《望楼上的阿波罗》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件。该作品以理想化的美的标准塑造阿波罗,生动塑造了他箭已离弦时的姿态:头部微侧高扬,直视前方持弓的手臂,眼中流露出胜利的喜悦。雕刻家以熟练的雕刻技巧,表现了阿波罗优美的体态,匀称的四肢,高雅的形态,凸显了阿波罗明朗的神态和英雄的气质。整件作品构图稳定、比例匀称,虽然双手和小臂已经毁坏,但并没有影响作品的整体和谐之美。
10、《刮汗污的运动员》连同他的其他青铜雕像,都已不复存在,今天只能从一些被认为是可靠的大理石摹制品上看到他的雕塑风格。这件复制品有205厘米,描述一位疲惫的古希腊运动员,正在擦揩身上的汗水。这是一件古罗马的著名的雕塑,原件是公元前320年的一件希腊时期的青铜雕塑。
11、胜利的波尔修斯。这是著名的近代意大利雕塑家安东尼·卡诺瓦(Antonio Canova,1757-1822)的作品。
12、雕塑《底格里斯河的河神》(Tigris River
God)。雕塑基座下面的浮雕是《亚马逊战役》(Amazonomachia),公元前160-170年的作品,
13、
14、
15、
16、
17、
18、《维纳斯》(Venus
Felix),又译为“快乐的维纳斯”。这是公元前4世纪的一件作品的变体,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9、
38、
50、
52、《Mastiff》(Mastiff是一种狗的名字),这是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化时代原件”
5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