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42】大澳——香港现存最著名的渔村(上)

标签:
香港大澳渔村文物酒店旅游 |
分类: 玩乐——乐游神州 |
香港面积很小,看似弹丸之地,可去的地方却是不少。赤腊角机场所在的大屿山,是香港地区最大的岛屿,面积比香港岛大近一倍,岛上除了介绍过的昂坪天坛大佛和宝莲寺,还有一个著名的渔村——大澳,因为远离烦嚣的市区,较少受到都市化的影响,所以仍旧保留早期香港的渔村风貌。
2、地铁东涌站下车,广场上聚集着不少人,看装束就知是去爬山的,相约在这儿集中一起走。也许是香港有多个郊野公园和远足径,香港很多人有远足爬山的爱好,今天不是周末,出来爬山的人也不少。
4、轻车熟路找到公交站,9:45的车已经坐满,只能等10:05分的那班。
5、大巴要开将近一小时,一会儿在林间,一会儿在海边,想拍海景记得坐在车右边。
5、这一片是大屿山郊野公园,有多条途步路线,来登山的乘客一拨拨地下车,到大澳终点站就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了。
6、两车道的公路,分别有几段在维修,只剩一条车道,临时设置的红绿灯和标志牌使行车秩序井然。
9、下车就有指路牌,跟着指示进村。大澳曾设有横水渡,现在已被吊桥替代了。(普及一下:横水渡通常设于颇为狭窄的河流或水道之上,有一条缆绳从岸的一边连接另外一边,中间设有一只约可载10名乘客的板状船只,船上的船夫会用人手拉动缆绳使船只向对岸的方向缓慢移动。)
10、站在吊桥上可看到临水而筑的棚屋,这也是大澳的最大特色。
13、桥下有个码头,只要20港币就可以坐上小快艇先在棚屋间绕上一圈,然后驶向大海,去看白豚腾跃。当然大多数时间是看不到的,要看运气的。
14、我们没有随人流去往棚屋,而是拐入左边的小巷。小巷游人不多,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16、2000年,大澳棚屋亦曾发生四级大火,当时有140余间棚屋焚毁,2013年再次发生三级大火,所以消防是这儿的重中之重。
18、早年靠产盐为计的渔村,后来靠渔业为生,现在则以制作和销售海产品为主。
21、香港大小庙宇很多,这种建在居民区的小庙随处可见,香火也是很旺的。
22、猜猜这两大盘火红的圆饼是什么?初一看,以为是柿饼,其实是咸蛋黄。据说以前渔民打鱼需要蛋清来增加渔网的韧性,余下许多蛋黄,就用盐腌了,再晒干,于是就有了由咸蛋黄衍生出的各种美食,记得第一次吃到的蛋黄月饼就是一位香港朋友送的。
23、空地上有数个小圆凳围着两个大竹匾,竹匾下面有一篮鸭蛋,没人在,很好奇是怎么做的。
32、路过一家较大的作坊,居然是胜利虾膏厂,大澳的老字号,在超市看到过它家的东西。
40、码头后面的山坡上有一栋欧式建筑,大澳文物酒店,前身是旧大澳警署,为二级历史建筑。落成于1902年,最初负责大澳的治安,到1996年12月,大澳治安良好,警署关闭改为巡逻警岗。
41、旧大澳警署为发展局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第一期的六个项目之一,香港历史文物保育建设有限公司获选负责整项工程,外观虽然修葺一新,但仍保留原有样貌。两层的中式瓦屋顶,法式落地双扇玻璃门,为防海盗安装的铁窗门……
42、酒店有9个房间,在这里可是远眺海天景色。
46、楼后窗板上的9个小洞,这应该是在1918年发生的枪击事件中遗留的弹孔。
47、
48、大楼的东南角和楼后部各有一只高出屋面的圆柱形的看守塔。透过玻璃还可以看到一部正常使用的老式电梯。
50、二楼东部平台的玻璃房是酒店的餐厅,看似高档价格其实并不贵,边吃饭边尝海景,十分悠闲惬意。
52、东南的看守塔下装有一部齿轮式电梯可直接下到海边。
在玻璃房用餐并充分休息后继续下午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