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6】中山纪念堂: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

标签:
广州中山纪念堂孙中山旅游 |
分类: 玩乐——乐游神州 |
广州市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1929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1963年对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
早晨醒来拉开窗帘,又是一个晴天,天空也一改昨日的灰蒙,碧蓝如洗,兴奋之余赶紧洗涮吃早饭,下楼坐上公交去了中山纪念堂,到那还是晚了,误了好光影。
3、
5、此处原是1921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被炮火夷为平地。1928年由李济琛组织在此筹建中山纪念堂。
7、纪念堂前正中央矗立着孙中山铜像。1956年,由雕塑家尹积昌等人创作的水泥像(表面镀铜),1998年后才更换铜像。高5.5米,重3.9吨,所铸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山大学演讲时的造型。铜像下白色花岗岩的基座上刻着孙中山先生所著《建国大纲》的内容。
8、青铜色孙中山全身像两旁植八株翠柏,像前广场开阔,绿草如茵,宁静肃穆。
10、纪念堂的主体建筑为大礼堂,高49米,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宫殿式建筑,上部是八角攒尖重詹歇山顶。红柱黄砖衬着宝蓝钯琉璃瓦盖,富丽堂皇显得庄严肃穆。梁柱周围装饰着世族风格的彩画图案,金碧辉煌。大礼堂正门上方,挂有“天下为公”四字横匾,是孙中山所书。
11、正面檐下,内外各八根大可三人合围的朱色水磨大石柱,拱托着彩绘的磨水石米斗拱、花梁和拼花图案的天花板,做工精细。那五盏巨大的长方形挂重穗嵌玻璃青铜大吊灯,悬在高大的走廊半空,映着镂花丹门,衬托得殿堂越发的富丽堂皇,古色古香。
13、在纪念堂大堂正门两侧,分别摆放着两个鼎,分别于1929年6月1日和1930年10月10日烧制,已有近80年的历史。
15、购10元门票可进内参观。纪念堂内部结构异常坚固,全部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构成,大堂内空间极大,上、下两层有4729个席位,而中无一柱遮挡,全由隐蔽在墙壁间的八根大柱支撑,堪称建筑艺术之杰作。堂内采光通透,装饰丹彩瑰丽,金碧辉煌,并有11个门口,进出方便。舞台宽阔,可作大型会议和艺术演出。
16、
17、纪念堂的舞台上有一汉白玉石碑,上面刻有孙中山浮雕头像和总理遗嘱的内容。
21、回廊有上下二层,陈列了大量珍贵图片和资料,展现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和中山纪念堂的建造过程、建筑魅力。
24、广州中山纪念堂1929年动工,1931完成。这是由我国建筑师吕彦直(1894年――1929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和越秀山上的中山纪念碑也是他设计的。他在35岁时早逝,未能亲眼看到他自己设计的这座宏伟纪念堂。
33、透过二楼窗户,可以近距离看到纪念堂正门檐下悬挂的五盏巨大的长方形挂穗嵌玻璃青铜大吊灯,除玻璃外,全部以生铁铸成,甚至边底部垂下的绦穗,也是由生铁铸就的。
34、纪念堂的正前方,隔一块秀草茵茵的宽阔广场,耸立着一座有三道屋宇式三孔大拱门。朱色的铁门,门头重檐叠阁,飞檐出卷;宝蓝色的琉璃瓦映着灿烂阳光,显得庄重而不失绚丽--这座无梁殿式的建筑物,便是中山纪念堂的大门楼。
36、在纪念馆东门外北侧,有一面墙上布满了仿似铜锈的斑点。这些仿似铜锈的斑点系日军所“赐”——侵华日军在1938年6月7日扔下的炸弹将纪念堂的墙面炸得弹痕累累。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致性的建筑物之一,它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也是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