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桂滇黔 45】贵州镇远:祝圣桥与青龙洞古建筑群
标签:
贵州镇远古镇青龙洞古建筑祝圣桥旅游 |
分类: 玩乐——乐游神州 |
祝圣桥原名“溪桥”,后因为康熙大帝祝寿,改为“祝圣桥”。桥长135米,宽8.5米,高14米,它不仅在贵州,甚至在西南地区都是比较长的一座桥。这座桥全是青石建造而成,桥墩是明代的,而桥身却是清代的,它的始建年代是明初洪武二年,据说当时因为阳河爆发山洪,该桥数次被冲毁。因此直至雍正元年即1723年才修建完成。一座历经600多年的历史沧桑,光是修建的年代就长达250年的古桥。
4、桥上第3、4孔之间,建三层穿斗式,三重檐,八角攒尖,青筒瓦顶楼阁“魁星阁”,又称“状元楼”。建于清光绪四年,时任镇远知府汪炳敖在楼阁上题有二副楹联:“扫尽五溪烟,汉使浮搓撑头出;劈天重驿路,缅人骑象过桥来。”“河山柱石”。楼阁坐东面北楹联是:“人上翠微梯,蓬岛春聆天尺五;客来书画舫,桃花流水月初三”。“云汉天章”。
镇远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汇之处,素有“南方丝绸之路”要津之美称,而被舞阳河一分为二的镇远古城,在祝圣桥修成之前,只能靠着渡船越过这天堑,直到祝圣桥成,方才有了通途。

12、桥西是石屏山,拾级至山顶是俯瞰古镇的最佳位置,次日晨因天气原因没能上山一览古镇八卦奇景,十分遗憾。
祝圣桥的另一端是青龙洞古建筑群。青龙洞古建筑群占地21000平方米,有青龙洞、紫禅书院、中禅院、万寿宫、祝圣桥和香炉岩6部分共36座单体建筑组成,集儒、道、佛、会馆、桥梁及绎道建筑文化于一身;分别采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种工艺,硬是在一段悬崖上筑出中元洞、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等一片阁楼洞天。
青龙洞古建筑群是镇远极具旅游观赏价值的名胜古迹,是贵州古建筑规模最大、构造最精巧、融佛教经殿、道教庙堂、儒家书院、会馆为一体的佛、道、儒、俗古建筑群落。明嘉靖九年(1530年)知府黄希英曾于此建紫阳书院,后改建增建而为中元禅院,以大佛堂为主体建筑,并有藏经楼、望星楼、六角亭、莲花亭、玉皇阁、吕祖殿等,成为一处规模颇大的建筑群。
15、
16、
2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