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2012-07-27 23:58:05)
标签:

承德

避暑山庄

外八庙

普陀宗乘之庙

小布达拉宫

分类: 玩乐——乐游神州

在避暑山庄的东北部有八座藏传佛教寺庙,俗称“外八庙”。普陀宗乘之庙和普宁寺是规模最大的二个庙宇,导游说二者只能选一,我们没有请香拜佛的计划就选择了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是整个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占地22万平方米,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建的。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意译,即吉祥的普陀山。西藏佛教徒认为达赖喇嘛居住的宫殿称为“布拉达宫”。普陀宗乘之庙仿照西藏布达拉宫建造,所以俗称“小布达拉宫”。整个寺庙基本上采取了藏式寺庙的建筑格局,依山就势,参差错落地修建着40多座红台、白台和喇嘛塔,主体建筑大红台建在山顶上,显得气势磅礴。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山门南向,由藏式城台及汉式庑殿组成。城台为砖石结构,前开三孔拱门,拱门上列一横排盲窗,上砌雉碟。【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碑亭为汉式建筑,亭中三座高大的方形石碑并排矗立,中间一座是《普陀宗乘之庙碑记》,记述了建庙的背景,左右两侧分别立有《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记载了蒙古土尔扈特部东归和清政府优抚安置的史实。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五塔门,是一座藏式白台,门额为乾隆御题“文圆妙觉”。门上有五座喇嘛塔,自西而东有红、绿、黄、白、黑五色,分别代表火、地、水、风、空,同时也代表了藏传佛教的五大教派。塔身上装饰莲花、宝剑、摩尼珠、法轮、金刚杵,代表五佛五智。从塔门经过表示将佛举过头顶,如“头触佛足”,向佛顶礼膜拜。

五塔门前有两尊石象,据说一头象的力量相当于500匹马的力量,所在它能承担着普渡众生的任务。另外佛教有释迦牟尼诞生时白象入胎的故事。因此,大象被视为大乘佛教的象征。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琉璃牌坊为乾隆时期盛行的“三间四柱七楼”样式,与北京北海小西天的“须弥春”及香山静宜园的牌坊相似。正中匾额上刻有“普门应现”四字,为乾隆御笔,意思是普渡众生之门,到此可以看见观世音菩萨。后面也有一匾上刻“莲界庄严”,意为观世音菩萨居住之处非常庄严。这道牌坊是一道等级分界线,清朝时有明文规定:“凡蒙古、扎萨克等来瞻礼者,王以下、头等台吉以上及喇嘛等,准其登红台礼拜。其余有官职者,许在琉璃牌坊瞻叩,余概不准入庙门。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琉璃牌坊北为罡子殿,此处原为经堂,四面砌藏式雕房高墙,墙面设三层盲窗,东、南为一层僧房,西砌蹬道,北面僧房顶起庑殿,单檐绿琉璃瓦顶,面宽五楹,进深两间,内供吉祥天母、四面护法神、大梵天。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罡子殿东为东殿,亦称东罡殿,平面成“乙”形,两层。此殿原为僧房,现供五尊密宗无上瑜伽密乐空双运双身修法像欢喜佛。【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罡子殿西北一套院为西殿,亦称西罡殿,是经堂,平面成“厂”形,正南辟门,北房两层,硬山灰瓦顶。内供主尊吉祥天母,原在权衡三界殿供奉,文革后移此殿展出。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大红台南两侧散置30余座大小白台,成“×”形不规则布置。白台分殿台、楼台、敞台、实台,形状不一,体量不等,功能各异。层高一至四层,二、三层者居多,大都白灰抹面,青砖镶边红色盲窗,琉璃砌顶,上檐挑出淌水长瓦。白台为藏式平顶碉房形制,建筑用汉族砖混结构法式。有的两座白台组合成一处院落作僧房;有的台上建汉式殿堂,作佛堂、钟楼使用;有的台顶置舍利塔;有的白台砌成实心,只起障景增景及点缀作用。白台群总体效果表现了西藏布达拉宫前山脚下梵字的特征。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顺着石甬路沿坡而上,是位于最高处的大红台。这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体建筑,仿西藏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而建,其建筑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通高43米,下面的白台基座高18米,大红台屹立在白台中央,高25米,红台上宽58米,下宽59米,有明显的收分,突出了藏式建筑的雄浑稳固的特征。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红台外观有7层,饰有藏式盲窗,正中间有6个佛龛,供有6尊无量寿佛,象征乾隆皇帝60大寿,而大红台上部边缘饰有80个小佛龛,供有80尊无量寿佛,象征皇太后的80大寿。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进入红台之内,位于中心的主体建筑万法归一殿,上覆鎏金鱼鳞瓦、脊兽、铎铃,共用黄14000余两,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殿四周围绕着呈“回”字形的三层群楼【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寺庙西北最高处有六角亭,乾隆御题“慈航普渡亭”,在此可远望安远庙、普乐寺,近观山下松林、错落白台和寺庙胜境。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避暑山庄二日游——普陀宗乘之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