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世博(四)“最精确的日历”塞尔维亚馆

标签:
世博塞尔维亚时间机器旅游 |
分类: 玩乐——畅游世博 |
从浦西L3码头乘轮渡至浦东的L4码头,上岸步行不远就是欧洲片区。塞尔维亚馆位于欧洲片区的最北端,展馆并不大,但展馆五彩斑斓的外观让人印象深刻。整个展馆外墙由一个个彩色小方块建成,据说呈现的图案灵感来源于塞尔维亚传统的手工艺品——皮罗特毛毯。皮罗特是塞尔维亚南部的一个小城,皮罗特毛毯属于较为少见的双面织物中的一种,正反两面的图案完全相同,它色彩艳丽、构思精巧,由上等纯羊毛编织而成,常常成为塞尔维亚馈赠国宾的礼物。展馆外墙上有大量的LED灯,每当华灯初上的时候,整个展馆格外美丽。
馆内设大厅、展区、休闲区等,以“时间”为重要元素,串联起众多有趣的展品,连接起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带领参观者畅想更好的城市生活,并提供如何更好地利用“时间”的设想。
“时间”成为塞尔维亚馆的一大主旋律。展馆的中央围起一个圆形舞台,舞台的一侧横亘着一部“时间机器”。这是一个由飞轮、皮带组成的特殊装置,会通过声音等方式提示参观者时间的变化。这具庞然大物上,小到每个制动轮、杠杆和传动带都按原件的样子拼装得一丝不苟。在投影仪照射下,“时间机器”的“身躯”上可以呈现出各个时期塞尔维亚的城市风景画,使游客于浮光掠影之间见证塞尔维亚城市的变迁。它的存在,仿佛使场馆内部变成了一座“时间工厂”,时刻提醒着人们牢记时间在人类生活及城市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时间机器”的最初设计者是塞尔维亚著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米兰科维奇。他发明了世界上最精确的天文历,在塞尔维亚家喻户晓。
目前,世界通用的公历称为格里历,比标准时间每年慢了26.75秒。而塞尔维亚的米鲁丁·米兰科维奇创造的日历一年只慢2秒。也许普通人对每年慢的26秒不以为然,但塞尔维亚人却格外认真地说:“我们正在丢失时间。”这就如同不好的时钟机制一样,日历落后于实时,会使得日期和地球相对太阳的位置共同点越来越少,塞尔维亚人打出了“拯救时间”的口号。
其实,在人类的发展史上,曾经拯救过一次时间。在实行目前的公历之前,西方世界使用的日历叫做儒略历,是由古罗凯撒修订的。根据儒略历的规定,每4年有1个闰年,闰年为366日,儒略历1年平均长365.25日,比实际公转周期的365.2422日长11分14秒。也就是每400年,就有约3天的差异。
在舞台的中央,有七根高低不等、造形别致的小柱子,美妙的旋律从柱子上的小音箱中流出,弯腰侧耳倾听,可欣赏到不同的塞尔维亚传统音乐。
在“时间机器”的对面是一个大屏幕,不停更换的“塞尔维亚的脸”将表现塞尔维亚公民如何在城市中有效地利用时间。
在“塞尔维亚的脸”的左边设置了一面墙,墙上挂满了可摘取的日历卡。卡片背面写着“今天能做的事别留到明天”“等待的人会等得到”“时间是最伟大的老师”等等。主办者希望大家看了卡片后,能对时间的流逝和利用有所思考。塞馆内这面别致的墙被游客亲切称为“生日卡墙”。
在舞台的外围有一面弧形照片墙,共展出365张照片,其数量是以年度时间确定的,它记录了塞尔维亚国家发展和市民生活的各个侧面。
进入馆内设置的多维空间,还可感受时间的流动。
展馆内每一件设置和展品都与时间有关。时刻提醒人们时间的重要。
塞尔维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Serbia) 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中部的内陆国,面积8.8万平方公里,首都贝尔格莱德。与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及阿尔巴尼亚接壤。自20世纪初起,塞尔维亚便成为了南斯拉夫联邦的一部分。
在1990年代初,南斯拉夫的六个加盟共和国中的四个先后宣布独立,只有塞尔维亚和黑山没有独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2003年,南斯拉夫联邦将国名改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5月21日,黑山通过公民投票决定正式独立,6月3日黑山议会正式宣布独立,6月5日塞尔维亚国会亦宣布独立并且成为塞黑联邦的法定继承国,塞黑联邦因而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