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应令小吃美食/厨艺美食 |
分类: 吃喝——面点 |
韭菜还有个名字叫“懒人菜”,何以韭菜背“懒”名?
原来有个种韭菜的庄稼人,他种出的韭菜是先连根拔起,再去根洗净上市。有一年,他为了偷懒,待韭菜可上市时,将它出土部分割下,既不用再去根,也不用洗净,省事多了。这还不去说它,过不多久,留在地里的根部又抽出叶子来,而且越抽越长,他喜出望外,又将出土的叶子割下上市卖了。后来根部又抽出新叶……如此这番达四五次。本来只好上市一次的韭菜,竟不费力地上市了好几次,收入也增加好几倍,都说他“懒人有懒福”。于是人们纷纷效仿,“懒人菜”的名字就此不胫而走。
到了春天,新韭菜上市了,各地都有吃韭菜盒子的习惯。我们老家的韭菜盒子也属当地的传统小吃,清乾隆年间,袁枚所著《随园食单》对韭菜盒子的制法就有记载,可见历史之悠久。做法也与别处不同,形状似大号的饺子,内包韭菜、虾皮用猪油拌合的馅,然后放在油锅内炸熟的。记得还是在将近二十年前,一家叫“中华园”的饭店有买过。下午四点多钟,只要我们有空在家,当时还健在的公公便会打发我们去买几只回来尝尝,皮脆馅嫩,别具风味。可现在找遍小城也看不到做这点心的铺子了。前几天在网上浏览家乡小吃,也有提到韭菜盒子的,终因没弄懂“沸水和面,淀粉糊化”的具体做法,没敢糟蹋面粉,就按照北方人家的做法做了一回。
主料:面粉、韭菜、鸡蛋、粉丝、鲜香菇
配料:盐、味精、胡椒粉
制作:
1、韭菜切寸段,鸡蛋摊皮切丝,粉丝热水焯软切碎,香菇切丝;
2、坐锅点火倒油,依次放入香菇丝、粉丝、蛋皮丝和韭菜煸炒,加盐、味精调味出锅;
3、热水(70度左右)和面,放置半小时后,揉匀揪成剂子,擀成中间厚边上薄的面皮,放入炒好的馅料,两边对合捏紧呈半圆形;
4、锅烧热倒少许油,放入做好的盒子,小火慢烙,中间可加少许水盖锅焖片刻,等一面金黄后再翻面烙另一面,两面呈金黄色就可出锅了。
前一篇:节约是美德——萝卜豆腐汤
后一篇:红烧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