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实感

(2013-06-25 21:02:05)
标签:

情感

杂谈

儿子回国前,自己就开始计划如何让他度过一个美好的暑假,自己的主要设想包括四个方面:让他吃好、让他玩好、让他睡好及锻炼身体。为了尽可能多陪他,自己有意谢绝了很多邀请。6月12日儿子从美国回家后,自己一直在认真地实施自己的计划,以保证他的身体健康。

 

自己的计划完全没有想到他精神上、心理上的需求,没有想到要与他交心谈心,因为他才12岁,自己一直以为小孩子不会有什么想法,属于“没心没肺没脑”的那个年龄阶段。但是,20日晚上听了他的话让自己大吃一惊,更让自己万分内疚。晚饭后,儿子说要上网评价淘宝的服务,表扬他们送货及时。我们一起到书房,儿子上网,自己坐沙发。儿子一边上网,一边与我聊天。我问他回家几天来睡觉如何?儿子说回广州后比在美国时睡得踏实一些。儿子漫不经心的一句话,让我大为震惊。我问他,在美国时睡觉不踏实吗?儿子说也踏实,但是没有在国内时踏实。儿子说的踏实感实际上是一种包含安全感与安稳感的复杂感觉。我问儿子是不是美国不安全?儿子说不是人身安全,而是他自己内心的感觉。几天来,儿子的话一直在脑海里徘徊,让自己寝食难安,迫使自己思考与反思。

 

影响孩子踏实感的第一个因素可能是父亲不在身边。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两年前我们把他送到美国读书。妻子带着儿子在美国读书,父亲不在身边,家里没有男子汉的力量,没有父亲的主心骨,孩子没有父亲的呵护,得不到保护,没有安全感。很多事情本应该是父亲做的,结果落到了妻子、甚至儿子身上。使他感到没有被保护的感觉、没有安全感,什么事情都要靠他自己去解决。由此产生了深深的忧患意识。自己本该陪同孩子去美国的,但是自己舍不得可亲可爱的病人、朋友,而且家中还有老父老母。自己在博文《误机》中写道:左边是父母,右边是孩子,自己左牵右挂,左思右念,不知道是该向左还是向右。自己分身乏术,左右不能,结果是既未能尽孝,也未能尽爱,一无是处,一事无成。

 

影响孩子踏实感的第二个因素可能是居住、生活、学习环境的不断变化。儿子在美国Newark出生,4月时随母亲去Baltimore,10月时回到武汉,近两岁时才回到广州与父母亲团聚。4岁时由广州白云区搬家至越秀区,10岁时随母亲到Baltimore,11岁由Baltimore搬家到现居地,先后搬家9次。幼儿园4年先后变换3间幼儿园(第一军医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小学6年先后变换了两个国家、3间小学 (东风东,Pandonia international,Rakis),3个城市、5个校区。这种极其不稳定的生活肯定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导致了他的不稳定感、不安全感、不踏实感。我的一位同学从出生到现在一辈子没有离开武汉大学医学院,想起来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影响孩子踏实感的第三个因素可能是挑战过于激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两次的挑战是非常激烈的,一次是跳级,一次是到美国上学。儿子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孩子,刚刚由一年级跳到三年级时,班里的同学对他非常不友好,让他“滚回二年级去”,我实在是不敢想象可怜的他是如何面对这些同学的。当他由一个全中文环境突然到达一个全英文环境时,当他面临完全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时,当他身临其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异国他乡时,可怜的他是如何适应的?虽然,他自己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什么,但是,回想自己刚到美国时的适应过程,再回头看看儿子的经历,我想那一定是一种非常难受、苦不堪言、不堪回首的记忆。齐秦的《外面的世界》是自己最喜欢的歌曲之一,其中的歌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真实地反映了游子的生活状态与内心苦涩。我想儿子的内心一定也是如此,只是未表达而已。可爱的儿子,爸爸借用这首歌的歌词表达爸爸的心意:”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会在这里衷心的祝福你;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我还在这里耐心的等着你。每当夕阳西沉的时候,我总是在这里盼望你,天空中虽然飘着雨,我依然等待你的归期”。

 

有人说“童年的不幸是人生的财富”,我认为那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无稽借口与自我安慰。我想没有任何一位父母亲主官上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承受童年的不幸。不踏实的生活尽管可能让人产生忧患意识,环境的变换尽管可能让人适应的能力增强,但是那是以牺牲孩子的童真与幸福为代价的,而孩子的童真与幸福是珍贵无比的,是老天赋予孩子的最基本的权利。任何人都应该尽最大努力为孩子提供无忧无虑的生活。由此看来,自己实在是一位非常不称职的父亲,甚至是一个罪恶的父亲。自己原来总说自己的童年是不幸福的,但是那种不幸福仅仅指食品不足而已,完全没有学习的压力、没有竞争的压力、没有适应环境的压力、没有任何心理及精神上的压力。对比儿子的童年,自己的童年实在是太幸福了。

 

由一个家庭,想到一个民族。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一直是内忧外患不断的民族,这种不稳定、无安全感的千年烙印使中国人的忧患意识特别强。可能正是这种不安全感,所以中国人特别热衷存钱,以防不测;所以特别看重儿子,防止老无所养;所以特别喜欢交朋友,特别喜欢结帮成派,为的是抱团取暖。

 

由此可见,小至一个家庭,中至一个单位,大至一个国家,安全感是多么的重要。而这种安全感的提供者如父母亲、如单位领导、如国家领导更是责无旁贷。不能为孩子提供安全感的父母亲是不称职的父母亲,不能为下属提供安全感的上级是不称职的上级,不能为国民提供安全感的领导人是不称职的领导人。

 

对不起你,我可爱而可怜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