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越来越遥远

(2012-04-24 02:52:28)
标签:

情感

杂谈

今年清明节回家祭祖归来,心里很不是滋味。随着年龄的增加,尽管自己的思乡情绪越来越浓烈,但是感觉故乡越来越遥远。

 

自己小学三年级前,家乡属于永丰大队,后来与裕丰大队合并成为双丰大队,原永丰大队小学只保留了一至三年级,于是自己小学四年级开始即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并且越走越远。小学四至五年级到原裕丰大队泉唐王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到梅田公社读初中,然后又去黄沙区读高中,高中二年级下学期到通山县城读书,读大学到了武汉,读军校去了长沙,读研究生到了上海,博士毕业后来到广州,博士后又去了美国。一路走过,离自己的家乡越来越远。

 

小学四年级前,自己一直在家乡,在父母亲身边。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几年时间里,自己是每星期回家一次,从高中二年级下学期开始一直到博士毕业是每学期回家一次,寒暑假也基本上是在家乡度过。毕业工作后回家次数越来越少,在家乡居住的时间越来越短。近几年来,由于工作更忙,事情更多,回家次数更少了,居住时间更短了。每年只是清明节回家一次,最长时间也只是住两晚。而且由于父母亲随弟弟一起到了县城居住,自己有很多年没有回到自己的老屋住过了。但是县城不是我的牵挂,故乡才是我的思念。以前回家时,虽然不能在老屋居住,但是总会开门进去看一看,坐一坐,偶尔也会在老屋煮顿饭吃。今年清明节,父母亲未回老家,不知道什么缘故,竟然连自己的老屋都未进去,更别说是吃饭,居住了。回想起来,内心无比酸痛。

 

每次回家,不断有人告诉我:某某公婆,某某叔婶,某某哥嫂去世了。今年清明节回家,又遇伯母去世。老人逐渐故去,自己熟悉的乡亲越来越少;不认识自己的人越来越多。本次回家,自己给家乡学子捐了一点钱,老师问他们是否认识我时,他们都说不认识。时间侵蚀了自己的童年,随童年而去的是记忆;年轮吞噬了自己的乡亲,随乡亲而去的是牵挂。或许有朝一日,自己很有可能会成为故乡的客人。当我肃立在自己祖先的墓碑前,真有人世才一日,地府已千年的感觉。生死之间是如此之亲近,阴阳之隔是如此之遥远。人间精彩,阴曹凄凉;人生苦短,黑夜慢慢。想到墓穴里面的祖先,自己脑海里自然泛起一声问候“我的祖先,您可好!”如果时光真能穿越,我真想回到明朝,回到清朝,回到民国,向您们当面问候!

 

每次回家,除了看望亲人,祭拜祖先外,自己还想品味家乡的美食,如腊肉,土鸡,苕粉粑,糯米饭,鸭蛋园子,铁窩米饭等等。遗憾的是,家乡几乎没有人种田耕地了,养猪养鸡的也越来越少,甚至会做家乡传统菜肴的主妇也越来越少了。本次祭拜曾祖父,高祖父时,经过自己童年经常往返的上垅,看到当年肥沃的稻田已经杂草丛生,自己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无奈。当城镇人越来越“土”,向往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的时候,乡村人却越来越“洋“,追求五谷不分的城市生活。于是,家乡的美食成为一种传说,成为一个记忆。

 

每次回家,总想与亲人谈谈心,聊聊天,说说过去的往事,聊聊未来的憧憬。但是,每次回家都似乎没有机会,愿望一次都没有实现:一是兄弟姊妹天各一方,很难聚拢;二是时间不宽,不容久留,刚刚坐上家乡的木凳,又踏上了返程的火车;三是亲友热情,吃喝不断。结果,每次都是装满一肚肥肉,带着一身酒气回广州;结果,每次都是撂下一堆酒话,留下一脑悔恨在家乡。

 

本次回家,顺良叔告诉我,家乡现在是远近闻名的港澳特区,我不解而问。他说家乡现在赌博成瘾,买马成风,成了著名的赌村。以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景象不再;以前茅屋闻读声,泥土飘书香的宏愿不再;以前民风淳朴,村规严格的村庄不再。故乡已经远去,记忆成为往事。我心急如焚,杞人忧天。我把这种情况反映给当地政府官员,但是我的努力显得苍白无力,结果是自寻烦恼。

 

我村始建于明朝,清朝中后期达到鼎盛,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庄,家乡祠堂门匾上的“万石名家”就是最好的说明。全村四十余户全部连成一片,雨雪天跑遍全村各户,头不顶笠,鞋不沾水。一个大门进,五个耳门出,六门关闭,恰如客家围屋,坚如城堡。本次回家,看到原来成片的村庄已经坍塌过半,只剩下几间孤零零的破房在风雨中飘摇。自己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凄凉。

 

2009年清明节期间,应我之邀,朋友王建新先生出厚资为我村捐献了20余棵雪松树,分别栽种在村门口,村边及后山祖坟旁。由于无人照顾,如今只剩下4棵成活。它们不仅是植物,也是友情,更是思念。可能是因为它们身上承载了太多,不堪重负。但是,这些雪松的故去,不仅带走了王先生的情谊,而且带走了我本人的期盼。

 

呜呼,我的故乡!无可奈何花落去,落红有意水无情;满目山河空念远,垂泪自叹枉多情!

 

                                                                               于美国 Notting Hil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