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等女回家

(2010-12-28 20:30:37)
标签:

情感

27日晚上22:25,终于等来了女儿的电话:她已回国!心中悬着的石头落下了地,我深深地、长长地呼了口气。

 

女儿到美国读书快10年了。今年10月初我去美国看她时,她说今年不回家的,所以自己也没有什么企盼。11月初她打电话说想回家,我喜出望外,嘱她早日订票,几天后她来电话告诉我:12月26日到家。于是,从那时起,自己心底里便开始倒计时期盼那一天的早日到来,真有“慈母依门望,游子何时归?”的感觉。于是,从那时起,自己便开始计划女儿回家后的活动安排:到医院当见习生、外出度假、走亲访友、看望老人、给女儿买礼品、带女儿品尝广州美食、陪女儿看广州风景…….等等。自己把女儿回家的消息告诉了父母,并说元旦回家,年迈的父母兴奋不已,约了哥哥、弟弟、妹妹、侄子、外甥等亲人,打算元旦全家团聚。自己每天都在看日历,每天都在计算还有多少天女儿会回家。一周前,全家总动员,开始打扫卫生、张灯结彩、买花购物、布置房间。小小年龄的儿子也加入到了欢迎姐姐回家的准备工作中。25日晚自己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起床吞服2片舒乐安定。

 

在幸福的期盼与漫长的等待中,12月26日终于姗姗来到了。尽管是周日,全家一大早起床,等着女儿的回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全天没有安排任何活动,专心等待女儿。自己把电话声音临时调大,手机全天没有离开身体一分钟,生怕错过女儿的电话。每一个来电自己都以为是女儿的,于是在第一铃声应答,但是均以失望告终。中午12时17分,自己吃午饭时看到一个标明“私人”的来电,以为是女儿的,因为女儿从境外打来的电话一直显示为“私人”,自己一阵心荒,但仍然不是女儿,而是朋友谢涛从美国芝加哥送来的问候。中午未午休,自己坐立不安、不能自制,看不了书、写不了文章。无奈之中,自己上网打拖拉机消磨时光,但几乎全是臭牌,惹来对家骂声一片。

 

诗蓉22日晚从珠海来广州,23日晚我们一起为刘大姐庆祝生日。席间她们问我:女儿何时回家?我说26日,于是她们约定26日晚为女儿接风洗尘。尽管临近年终,公司及家庭事务繁多,诗蓉一直在广州等待女儿回来一起吃饭。上午9:56,诗蓉发短信提醒我:晚上全家一起来吃饭。随后,诗蓉、刘大姐又多次发短信、打电话询问女儿回来否?16:08我给刘大姐、诗蓉回短信说:女儿现在还没有消息,美国手机打不通、email也没有反应,自己没有心情吃饭。19:56诗蓉、刘大姐又发短信询问:女儿回来没有?我回复说仍然没有消息。26日一天自己由高兴、兴奋、期盼变为焦急、担忧、失望。数次留言她的美国电话、发送email均无回复。傍晚,自己莫名其妙地把儿子骂了一顿。实际上儿子26日全天特别辛苦:上午补习数学、下午上篮球课、傍晚又上数学课、晚上上小提琴课。自己本该心痛儿子,但是自己却做了相反的事情。26日晚上,自己无法入眠,第二天有两台大手术,无奈又服了两片安定。

 

12月27日,星期一。两台大手术。上手术前自己把手机给了台下的护士,请她们帮忙接电话,并告诉他们要接听每一个电话。自己全天是一心二用,一边手术、一边牵挂女儿。第二台手术病人是一位从外省转来我科医治的肿瘤手术后复发患者,肿瘤多处转移,手术异常困难、复杂,是自己多年未遇的。自己心里想着女儿,而且下午还有专家门诊,实在是有点想放弃手术、关腹。但是,想到患者仍然很年轻、不远千里辗转多家大医院均未得到手术,而且仍然有完整切除的可能性,于是自己拿定主意、并告诉手术组全体医护人员“为患者做一个彻底手术”的决心。手术持续近8小时,尽管顺利,无任何意外发生,但是过程十分惊险。即使在如此空前的紧张气氛中,自己的脑海里仍然挂牵着未归的女儿。晚上7时余,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平安返回病房,患者家属及手术组全体医护人员均十分满意。这本来是一件值得高兴、值得庆贺的事情,自己却丝毫没有高兴之情。近8时,自己请全体手术医生外出吃饭、沐足,想犒劳各位医生。因为今天实在是太辛苦了,尤其是张展强医生,前一天晚上值夜班,27号本该休息,但是却从上午9时一直干到晚7时。在回家的路上,自己接到女儿的“已经回来”的电话。自己没有欣喜,而是火冒三丈,在电话里恨恨地批了她一顿:太不懂事,全家都在为你担心、着急,不能按时回家也不来一个电话。旁边的一位同事劝我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如此,非常自我。我只回了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不知道女儿的这种行为是美国教育的结果,还是现代青年的共同特点,亦或是她本人的一次例外,我希望是后者。不过话说回来,自己年轻时也是如此:自己读大学时没有电话、没有电报、没有email,通讯仅仅靠写信。自己明白知道父母亲天天在牵挂着自己,知道每月至少应该写信报平安。实际上自己就是没有如此做到。即便是现在有了电话,自己也没有经常问候父母亲,反而是父母亲经常打电话来问候我们。看来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自己在抱怨女儿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

 

自己写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批评女儿、自暴家丑,而是提醒晚辈们、包括我自己要体念长辈,同时告诉天底下所有的儿女们:父亲表面很坚强,内心实际上很脆弱;父亲表面上很镇静,内心实际上很激动。父亲表面上很冷漠,内心实际上很火热;父亲表面上很凶狠,内心实际上很温柔。父亲的爱是深沉的,父亲的爱是内敛的。父亲的爱虽然粗放,但是一样博大!父亲虽然不善言表,但是一样的真挚;父亲虽然不善体贴,但是一样的温情。父爱与母爱没有质量的差别,只有表达方式的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