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凯涛

(2008-11-05 23:37:30)
标签:

杂谈

交通事故

凯涛全名袁凯涛,是我09级博士生。他是我院微创外科07级硕士生,他的导师向我推荐了他,经过考核合格,将于20099月转为我的博士生。由于他目前实际上还不是我的学生,我也不方便过多了解,所以我对他的个人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他是山东省人。昨天晚上,本来是研究生学术报告会,他未参加,电话也打不通,我有些不乐!孙冠青来后告诉我“袁凯涛家里有事,不能参加会议”,我有点责怪他为什么不向自己请假!

 

今天上午10:32,山东传来晴天霹雳,凯涛发短信“ 教授,我父母发生交通意外去世,近期不能回广州,您交给的工作先暂停一下!”我被惊呆了,一时呆若木鸡,等我反应过来,10:34我回短信“深感震惊!深表哀悼!我能为你做什么吗?请节哀顺变!”10:45我给博士生杨婷打电话,想告诉她安排慰问凯涛事宜!她可能正在上课未接电话!12:13她回电话与我,我告诉她:1、尽快组织师兄弟在学校发起捐款活动,帮助凯涛;2、尽快找到凯涛家庭地址,我给他寄点钱去;3、尽快与凯涛联系,询问可能需要的帮助。杨婷答应立即照办,14:16她回电话说联系不上。下午她到医院财务科找到了凯涛的银行卡帐户并发送给我。由于准备今天晚上在亚洲国际酒店的讲课幻灯片,自己未能去寄钱与他。晚上,我在亚洲国际酒店开会时,凯涛发来短信诉说丧失父母之痛“石教授,我爸妈就这样走了…..19:28我回短信说“凯涛,你为何如此不幸啊?你一定要挺住呀!大家都会帮你的!”19:35我再去短信告诉他“凯涛啊凯涛,想到你的不幸我就流泪,我的家今后就是你的家!”凯涛表示会坚强的!尽管如此,我没有一时一刻不在为他担心,脑海里总是浮现着凯涛悲伤、煎熬的影子,不知道能够为他做点什么才能够减轻他的苦痛?尽管我告诉杨婷“我实在不忍给他打电话,怕打扰他;不敢给他打电话,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你作为师姐要多与他联系!”但是,我还是忍不住给他打了9次电话,前8次均为无法接通,22:319次电话终于通了,听到远方传来的凯涛低沉、悲痛而沙哑的声音,我心如刀割,久久不能平静!

 

汽车不只是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也是一种杀人的工具。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报告指出,全世界每年有120万人死于日常的车辆碰撞事故。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交通死亡事故绝对数字最高的国家:中国如今每天有300起交通死亡事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计算,这个数字将增加到每天1500起;中国目前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10万,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未来12年,中国的死亡人数可能达到每年五十万。相当于每年发生5次汶川地震;中国而且是交通死亡事故率最高的国家:日本的交通事故致死率为0.9%,美国的致死率为1.3%,中国的致死率平均为27.3%,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交通事故致死率高居不下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抢救不及时。研究发现,交通事故在30分钟之内死亡的占85%。这意味着在30分钟内及时有效的急救能够挽救大部分伤员的生命。中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10万,如果急救及时有效,可能少死6万多人。据统计:中国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下半年,事故率最低的是三月份,最高时是11月份。具体到一周而言,国内事故最严重的时间是周一,最多的时间是周二,最少的日子是周四。在国外,事故率最高最严重的是周六、周日。

 

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一年前,朋友何薇与丈夫一起回家看望父母大人,刚刚给爸妈打完电话说回家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瞬间将丈夫与她分隔阴阳两世。人的生命实在太脆弱了,各种各样的危险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类。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保护我们自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我们刻不容缓,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义不容辞!

 

11月6日补充:今天下午医院在门诊大楼17楼第一课室举行外科学术讲座,由本人讲“应激代谢反应与营养支持”,听讲人数非常多,连走廊都站有人。讲座结束后,我在教室为凯涛进行了现场募捐活动,共筹集善款6908元,其中我自己捐款5000元。自己尽管对募捐效果不甚满意(相对于听课人数),但是对捐款人充满了感激之情。有一位实习护士捐出了她身上仅有的8元钱。本来打算进行登记,但是他们做好事而不愿留名。善款由杨婷存入凯涛的银行卡。尽管善款数量微不足道,但却是大家的一片真情。只希望凯涛振作起来,发愤图强,完成学业!以此缅怀远在天国的父母!等你拿到博士学位时,你父母会含笑九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买钢琴
后一篇:为什么读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