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陈坚式悲剧想到的----地震获救后应该保持肢体压迫

(2008-07-23 09:41:31)
标签:

健康

挤压综合征

挤压综合征是地震后除直接创伤引发早期死亡之外、位居第二位的死亡原因,有人将其称为微笑的杀手、获救的悲剧!人们不禁会问,地震后获救是皆大欢喜的事情,那来的悲剧?其实不然,如果不信,请看看下面几个真实的例子:陈坚,在北川地震废墟中掩埋了70多个小时后救出,然而在获救半个小时之后,他却离开了人世;杨泽森,北川县副县长,被埋三天后获救,获救10分钟后生命体征却逐渐消失了;张小平,都江堰市五金公司员工,在被埋115个小时后获救,获救1小时后神秘死亡;GXT,映秀小学学生,地震第3天后获救,刚送上飞机,留下最后一句话“妈妈,我好渴!”......。类似的情况举不胜举。挤压综合征在地震灾区几乎天天发生,然而,它不仅仅见于地震,导致的肢体受压的任何原因都可能引起挤压综合征。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肢体重压下的人们在获救后早期死亡?为什么他们在废墟中能够坚持那么长时间,反而在解救后却“坚持”不住了呢?年轻的武警战士流着泪问陈坚说“你这个‘傻子’,你都坚持了这么久了,怎么不再多坚持一会儿呢?”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挤压综合征”。肢体受压时,受压肢体缺血,压迫解除后,血流再通,受压而缺血的机体重新获得血流供应,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引起再灌注性损伤;另一方面,肢体受压严重时,受压肢体缺血坏死,细胞损伤,横纹肌溶解,产生大量肌红蛋白、钾离子、镁离子、酸性代谢产物、血管活性物质以及组织毒素等有害物质,伤肢解压后,上述毒素随血循环突然而大量进入全身,诱导并加重创伤后机体反应,引起多器官、多系统损伤。它们是导致陈坚、杨泽森、张小平等人获救后早期神秘死亡的直接原因。

预防挤压综合征的措施与手段有多种,如快速大量输液、利尿、碱化尿液、保持肢体受压状态等等,其中以保持肢体压迫状态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灾难现场发现存活受压人员时,应先用止血带或简单易得的绳索等将其受压患肢扎住,然后再解救出来,防止受压肢体压力突然解除后的毒素入血。从而,从来源上阻断、防止了挤压综合征的发生。何时才能解除肢体的压迫状态呢?应该一直保持肢体的受压状态,至伤员得到确定性治疗如截肢、透析。这一点直接关系到整个营救行动的成败,是防止挤压综合征的最为简单、最为实用的关键措施。如此,才可能防范挤压综合征这个微笑的杀手;如此,才可能避免挤压综合征这个获救后的悲剧。如此,才可望减少陈坚式悲剧;如此,才可望减少陈坚式死亡。但愿,我们能够从陈坚、杨泽森、张小平等人的悲剧中得到启示;但愿,我们能够从陈坚、杨泽森、张小平等人的悲剧中获取教训。愿悲剧不再重演,愿微笑持续到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