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的“唯成功论”中没有正义
(2010-08-05 08:28:43)
标签:
法律履历普遍原则公平与正义禹晋永杂谈 |
分类: 戏谑录 |
于德清
唐骏的校友禹晋永至今仍然不改其
“英雄本色”。8月3日,禹晋永在北京开记者会,现场又是播放“好汉歌”,又是出示什么“铁证”,禹本人更是口出
“狂言”“要从财政上整垮报社”。这活脱脱一出闹剧。
7月初,禹晋永发文力挺唐骏,称“真假学历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功了”,引起广泛关注,随后被媒体爆出学历造假、“诈捐”等。只讲结果而不论手段的“唯成功论”,可谓无耻。而如此无耻的言论之所以能够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挑战社会伦理底线,一是表明发言者的“厚黑学”“造诣”之深,二则说明其“群众基础”之厚。于是,在禹晋永“博士”眼中,学历造假等等不诚信行为,就成了包装自己的商业技巧。他说:“现在有一群‘唐骏们’存在,他们的成长,可能会有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他们并没有触犯法律的底线,也没有伤害第三方的利益,不算过错,我觉得以此为由来围攻一个人,有失正义。”
禹晋永显然混淆了问题的本质,唐骏们的问题主要还是诚信问题,是商业伦理和道德问题,当然,职业经理人的履历造假进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范畴,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可能很多的人行为没有犯法,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就可以为所欲为。在法律之外,信仰、道德亦是可对社会起到约束作用的力量。当然,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把道德绝对化,不再干道德杀人的事情,但是,有的人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原则,挨一下社会的批评也是应该的。而道德作为社会的普遍原则,其实也就代表了社会整体的立场,因此,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情,那么,也就是与全社会为敌。大家鸣鼓而攻之,有何不可?
在市场行为中,虚构自己的履历实际上就因此提供了虚假信息而构成了不公平竞争,他们从中获得的也是不当的利益。自己本身就先违背了市场的公平与正义,反倒指责别人的批评是非正义之举,如此倒打一耙,不是无理取闹,又是什么?
我知道,包括唐骏、禹“博士”,他们心里都有委屈。他们虽然是“劣币”,但与权钱交易和垄断等等比较起来,还不是最烂、最臭的那一枚。而且他们也大都并非出身豪门,而是靠“个人奋斗”获得了今天的一切。能获得“成功”,个人从精力到灵魂都付出了很多。如今,那些比他们更坏的
“硬币”却仍然笑傲江湖,这难免就令他们生出一种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感慨,并由此而生发出一种极大的委屈,认为自己受到了严重的不公平待遇。
禹“博士”最后把“社会环境”拉出来为他们的不轨行为背书。然而,不管他们怎样百般狡辩、耍赖,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只要做错了,就没的说,还是不要攀比垄断和权贵的待遇吧。禹博士应该相信社会明辨是非的能力,坦诚认错,也会得到社会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