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运会难道是举国体制最后的狂欢

(2009-10-28 13:03:11)
标签:

奥运

举国体制

全运会

体育精神

中国

杂谈

分类: 骂街录

于德清

《疯狂的赛车》是一个有关中国体育的黑色幽默。在真实而冷酷的政绩和商业体育中,赛车并没有发疯,石头也没有发狂,一切也都不是巧合,是什么因素让事件悖理,又是什么原因让人精神失常?如果想知道答案,请看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有关报道与直播。

全运会并不因为东道主的热心,而秩序井然。该来的总是会来,该发生的总会发生。数天以来,发生在全运会赛场上的一桩桩、一幕幕,如电影一样精彩,如悬拟电视剧一样掉人胃口。从跳水冠军的内定悬疑,到上海足球队的消极比赛,从蹦床女皇自曝蹦床界的潜规则,到湖北男篮勇于投进自家篮筐,与竞价体育精神状况有关的花边新闻,可谓是热闹而精彩。现在,又出来了女子一百米冠军药检阳性,而事件的女主角则声称是遭人陷害,可能是被服了兴奋剂。

现在看来,中国足球将在臭名昭著一栏到底的路上,将不再孤单。从跳水到篮球乃至床上运动等等领域,已经开始了一场场模仿秀。中国足球屡屡挑战社会心理和伦理底线的勇敢行为,无疑起到了极佳的示范效果。这种要烂就一起烂的决心,以及再不烂就没机会的表演,很是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难道举国体制只有这最后一次的狂欢?

我始终是不太相信,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会就此终结的。这套体制养了那么多的人和那么多的机构,说改革就改革,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如果继续按照这套机制运行,未免有些过于折腾各个方面的官员了。每四年一次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乃至还有东亚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等等赛事,运动员们要出成绩,官员们要出政绩,这每一次赛事都不知道要折腾多少人。不过,竞技体育既然是政府负责,那么,体育官员们就必须每年要有政绩向上级负责。所以,很多官员即便是有些不满,却也都是甜蜜的抱怨。他们的政治生命其实就在于这种不停地折腾。要想让他们停止折腾,一个字——难!

此次全运会之所以丑闻迭出,盖因其不受奥运会之国家概念的束缚,亦不受外界的关注,因此,尽管活跃在全运会赛场内外的还是去年那拨人,但是,此时他们的行为已经和国家形象、民族大义以及体育精神都没有了关系。全运会成为地方体育官员放手捞取政绩的一次大好机会。种种有违体育道德的事情,在全运会赛场上发生,最多都不过是家丑。只要是家丑没有外扬,那么,一切都好商量。于是,潜规则就代替了体育竞技的真精神,全运会也就彻底暴露了政绩体育的嘴脸。

体育运动总归还是一个舶来品,到现在为止,其仍然没有摆脱水土不服的阴影。这些年来对体育运动始终被置于这个时代的宏大叙事之中,从来没有摆脱被权力异化的命运。体育运动之服从于权力意志,其实也是对公民利益的侵害。举国体制不但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财,而且对大众健身等项目形成了挤出效应。所以,我们为中国体育付出的另一重代价就是,缺乏充足的公共体育设施,民众不得不为健身支付高昂的费用,亚健康与过劳死成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废除体育运动的举国体制,不止是为了让体育精神正本清源,不止是为了让体育赛事真正地娱乐大众,其更是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

全运会的丑闻正是建立在大家都利益被剥夺之上,而世界上最怨的事情,莫过于此。废除举国体制之声,有一段时间曾经非常高涨,但是自去年8月以来,已经罕有耳闻。当然,没有体育改革的新闻,我们也就只好旁观中国体育的丑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