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清:中华文化标志城别再跳出来骇人了
(2009-03-09 17:20:52)
标签:
中华文化标志城提案祖坟杂谈 |
分类: 骂街录 |
——中华文化标志城周年祭
尤记得去年此时,政协委员们正在群起痛殴中华文化标志城。在上百位委员的联名提案抵制之下,欲强行闯关的中华文化标志城被民意击落下马。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冬去春来,逝者如斯夫……又是一年两会,代表委员再次燕集京城。
众委员本以为中华文化标志城已经彻底作古,却又闻其仍位列2009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之重点工作。对此,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江蓝生委员表示,若该项目能挤进4万亿项目,“那我们就再搞一个提案,《不能让文化标志城纳入4万亿》!”此话不知山东官员听到后,是否还有继续跑部钱进的勇气?
现在,想起一年前,孙淑义委员在两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之时,是何等的“悍然”。也许在很多地方官员的眼中,只要一个项目有足够大的名头,就是投资千亿,也不为过。这种“平地起土堆”式的伪文化,无疑正是侵犯人民利益、侵蚀传统精髓的文化公害。所以说,这份提案是一个标本,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地方官员被经济增长冲昏了的头脑究竟糊涂到了什么地步,以及当下的传统文化复兴又是何等的混乱不堪。那份提案告诉我们,去年才是真正的牛年。
如果没有去年的汶川大地震,如果没有金融海啸,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官员,沉浸于千秋盛世的迷梦之中,又有多少地方政府会以“穷人乍富”的姿态祭祖烧钱。过去中国人暴富后往往会首先想着掏出大巴的银子去修祠堂,修祖坟。或许,有很多人还会感谢祖坟的好风水。要不怎么才能光宗耀祖呢?修中华文化标志城和这个其实是一个共同的心曲,搞中华文化标志城其实也是要把中国人自己的祖先抬出来,只是政府作为公共人格的化身只能去膜拜自己的传统和文化。这就是一种非常奇怪的思想路径。这些事情仿佛让世界觉得,中国的暴富不是因为市场经济,而是因为其有着这么一堆好祖宗。而且近年来中国的经济繁荣,也催生了一些国际说客向世界推销中国价值。从过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中华文化借船出海,文化和经济就这样被我们的官员们不管不顾地硬拧在了一起。只是,金融海啸袭来,这条经济之船已经是自顾不暇,此刻哪里还有剩余精力去多搭一个文化的乘客?应对金融危机,总之是不能靠先祖保佑的。当下各地大员谈起就业、民生等问题皆头头是道,吾未见一人说,可以靠发扬中华文化来渡过经济难关。中华文化倘若在此时尚能显灵,则中华文化标志城内则应增加不少信众。难道中华文化标志城阴魂不散,竟是为此而来?
然而,无论中华文化标志城如何折腾,恐怕都无法死而复生。去年,有一百单八位政协委员联名反对,如今,这些“好汉”又早就做好了准备,而铲除中华文化标志城这类的文化“妖孽”必定会得到更多代表委员的支持和舆论更强烈的呼应。中华文化标志城还是速朽为上,就不要再跳出来“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