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演艺界人士爱心奉献李连杰德清杂谈 |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时间停止了。而演艺界却迅速行动了起来。邵逸夫这位风烛残年的老先生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就为灾区捐款1亿港元,成龙、杨受成捐助1000万元……这是一份长长的爱心名单,现在,再去清点有多少明星捐了款、捐了多少款,已经没有了意义。因为,这里面有几乎所有的人。
国难当头,捐款只是每一个社会成员表达自己爱心的一种方式,而救助灾区也更需要演艺界人士的实际行动与亲历亲为。在这段不眠不朽的日子里,成龙在第一时间录制了《生死不离》这首歌;杨澜等人到灾区做义工进行心理救助;李连杰带着50吨救援物资驰援灾区;刘德华在短短数天内先通宵与演艺人协会开会,又为赈灾歌曲《承诺》填词,并接连出席两个筹款活动;黄晓明则在捐钱捐血救人外,往重灾区做义工派发物资。另一方面,赈灾义演也在进行当中。5月18日晚,央视《爱的奉献》义演,现场募得15亿1400万元。同一时刻,另一台赈灾义演也在香港举行,TVB艺人们当晚的赈灾筹款超过两亿港元。在全国哀悼日沉寂三天之后,22日晚,崔健领衔的“超越那一天”摇滚义演又将在北京举行。在未来的日子里,这样的赈灾义演不知还有多少。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人在后方为灾区的遇难者默哀、为幸存者祈祷,为减轻灾区人民的伤痛而尽着最大的努力。我们相信,演艺界的爱心和行动一定也能够让灾区受难同胞们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让灾区的希望之光更加明亮。
现在,四川救灾一线的明星们已经听从抗震指挥部的命令从灾区撤回了,除了李连杰。他还坚守在四川地震灾区。他与红十字会商议后成立了壹基金临时指挥部,全力以赴为灾区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李连杰说,现在他只是一个志愿者。的确在这一刻,所有的演艺界人士都和李连杰一样,都不再是明星,是志愿者,是这个社会的公民,是有血有肉有人性的普通人。
地震击穿了生死界限,灾难泯灭了身份差别。有一种哲学是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有一种哲学则是向死而生。面对灾难带来的数万同胞的死亡、几十万同胞的受伤、500万灾民的无家可归,我们经历了生命的脆弱,也在救灾的过程中见证了人性的光辉。在这个时刻,万众如一。
尽管有不少民众仍然在质疑不少演艺人士在借赈灾作秀,指责有的明星到灾区慰问引发秩序混乱,有的明星把赈灾义演当作个人复出的契机。然而,我们没有要求他人行善的权力,也不能为其他人的善行制定一套标准。明星和普通人一样,在社会危难之际,只要能行一点善就是大善,只要能奉献一份爱心就是大爱。唯一可以非议的就是,演艺界人士的奉献爱心的行为要与灾区的现实和需求相合拍,不要因为自己的爱心泛滥而给震区的救灾工作添乱。
而对于地震灾区来说,灾后重建可能要经过数年甚至是10年的时间,必将面临大量的孤儿、孤老、孤残等等社会问题。有的专家说,对灾后重建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一段时间之后被公众遗忘。所以,广大的演艺界人士也许更应该做好爱心一献10年的准备。当前,对演艺界人士来说,更为急迫的不是去救灾前线凑热闹,而是在后方研究未来面临的问题,把更多的同道组织起来,唤起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制定可行的长期救灾帮扶计划。
演艺界是名利场、是非圈。近来,数起道德滑坡事件也让演艺圈的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几乎跌停。这次演艺界人士的积极赈灾行为,既是爱的奉献,也是一次自我道德的救赎。灾难给我们带来悲痛,也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全国哀悼日结束了,救灾还在进行,生活也还得继续。面向未来,演艺界唯有自己高尚才能让他人高尚,唯有自己真诚才能让他人真诚,才能具备公众号召力,也才有票房,有市场。只有,演艺界的自我道德净化是一种可持续的行为,演艺界这场抗震救灾的爱心火炬接力才会永远传递下去,永不熄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