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朝医案341:夜间自觉心脏“咚咚”声响,原来是阵发房速惹的祸

标签:
冠心病阵发性房速稳心颗粒美托洛尔健康 |
分类: 医生日志 |
病例摘要
81岁的王婆婆,阵发性夜间心慌,自觉心脏“咚咚”声响,常被惊醒,伴头昏、头闷胀感,持续时间1周,自服血塞通胶囊无效。2025年9月17日门诊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心肌供血不足收住院。
既往有高血压、腔隙性脑梗塞和冠心病病史,长期服用血塞通、培哚普利叔丁胺片治疗。
查体:生命征正常。神清,精神尚可。心率82次/分、律齐、各瓣区未闻杂音。两肺听诊无异常。四肢活动自如,无病理神经反射。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糖、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正常。血钾3.3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79mmol/L↑。心电图:窦性心律,异常Q波(III,aVF)。彩超示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颅脑CT:双侧颞顶叶、基底节区、放射冠区和侧脑室旁腔隙性脑梗塞。
诊断: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低钾血症、高脂血症、多发动脉粥样硬化。
处理:予以抗凝、改善血液循环、补钾、调脂及对症支持治疗,9月18日长程心电图示偶发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服用稳心颗粒1周,心悸次数减少,但未能阻止发作,加服琥珀酸美托洛尔后心悸消失,住院9天病情缓解出院。
专家点评
王婆婆,年龄大、基础疾病多如高血压、冠心病和腔隙性脑梗塞病史,长期服用血塞通和降压药病情控制尚可。近1周来出现心悸、自觉一阵阵“咚咚”响声,查实是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引起,可能与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冠心病心肌缺血、低钾血症等因素有关,予以补钾、稳心颗粒加美托洛尔治疗,心悸症状消失。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怎么治疗,专家介绍如下: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和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能够有效控制心率,减少发作频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通过降低心脏的兴奋性,减少心动过速的发生。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药物副作用,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稳心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同时对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稳心颗粒能够改善心脏的正常节律,减少或消除期前收缩的发生,从而缓解患者的心悸、气短等不适症状。常与美托洛尔联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2.依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可选择电复律和射频消融术治疗。
3.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调整是预防和控制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重要措施。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上应减少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等。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减少心动过速的发作。
4.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在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焦虑、紧张等情绪波动可能诱发或加重心动过速。心理干预包括心理咨询、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心理干预需在专业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结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综合提高治疗效果。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前一篇:血糖高也会伤膝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