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金朝医案336:痛风发作疼痛止不住原来是吃错药

标签:
急性痛风慢性痛风痛风石秋水仙碱健康 |
分类: 医生日志 |
病例摘要
63岁的江爹爹,反复关节疼痛5年,再发加重1周就诊,既往有痛风病史,间断服用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片治疗,1周来左侧踝关节疼痛,红肿不见效果。查血尿酸260μmol/L,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专家认为江爹爹没有规范用药,如慢性痛风急性发作仅服用降尿酸药,而且还是两个药物联用,血尿酸降至正常,反而没有使用止痛药,以致病情不能控制。专家建议暂停用降尿酸药,服用小剂量秋水仙碱和塞来昔布治疗,5天后踝关节疼痛和红肿消失,病情缓解。
专家点评
痛风是一种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典型痛风常于夜间发作,起病急骤,疼痛进行性加剧,12小时左右达高峰,症状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急性痛风发作时,痛时治痛,缓解期降尿酸,规范选择消炎止痛药、秋水仙碱、激素及降尿酸药。
一、急性痛风选用药物
1.秋水仙碱(一线治疗)
(1)使用时机:应在痛风发作12小时内开始使用,超过36小时效果明显下降。
(2)用法:一般推荐首次0.5mg或1mg,此后每次0.5mg,每日1到2次即可。
(3)注意:急性期过后,建议继续用药至少3~6个月防止痛风反复;如出现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需停药;长期用药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
2.非甾体抗炎药(一线治疗)
(1)使用时机:建议尽早使用,全程均可。
(2)常用药物及用法:依托考昔:每天60到120mg,疗程4~10天;塞莱西布:每次200mg,每天2次,疗程4~10天。
(3)注意:秋水仙碱不能耐受首选;急性期后,小剂量(不超过常规剂量的50%)可明显降低痛风发作频率;老龄、肾功能不全、既往有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的患者应慎用;监测患者肾功能变化;长期使用需同时口服胃粘膜保护剂。
3.糖皮质激素(二线治疗)
(1)使用时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首选;痛风急性发作累及多关节、大关节或合并全身症状时;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不能耐受或存在使用禁忌时。
(2)用法:泼尼松30mg/d,连续3到5天后减量,最长不超过10天。
(3)注意:激素滥用会增加痛风石的发生风险;为避免停药后症状反复,停药时可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不存在使用禁忌时);使用时需要排除存在全身感染;需同时口服胃粘膜保护剂;严重痛风发作患者可联合治疗: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者糖皮质激素(可酌情2种药物足剂量或1种药物足量联合1种药物预防剂量);避免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增加消化道风险)。
二、急性期过后(痛风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
(1)哪些人需要开始降尿酸?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每年;
(2)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以下任何一项:
年龄<40岁;血尿酸>480μmol/L;有痛风石或关节腔尿酸盐沉积证据;尿酸性肾石症或肾功能损害;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卒中。
需要注意的是,尿酸突然升高和突然下降都会促使尿酸在关节形成结晶而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因此,痛风急性发作期不需要使用降尿酸药物,对于已经服用降尿酸药物出现急性痛风发作的患者,不需要停药。
后一篇:外骨骼技术大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