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强化血压控制?

标签:
高血压强化降压高血压指南冠心病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导读:强化降压(intensive blood-pressure
lowering)是一个模糊的词汇,是指为取得更大程度获益,在患者能够耐受且不需要过于复杂治疗方案的前提下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比现行临床标准更低的水平。
众所周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强调的标准降压是指:
•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
•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能耐受,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年龄在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以下;
•80岁及以上患者降至150/90mmHg以下。
那么,近期发布的《强化血压控制中国专家建议》提出的强化降压与标准降压有何区别呢?
1.在患者能够耐受的前提下,应将血压<130/80
mmHg作为多数高血压患者(无心血管合并症,如合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史、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等)的控制目标。
在患者能够耐受的前提下,血压降至120/70 mmHg较为合理,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3.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采取分步达标的策略:
首先将其血压降至<140~150 mmHg,若耐受良好,可进一步降至<130/80 mmHg。
4.为了改善年龄>80岁高龄患者对降压治疗的耐受性,应遵循“小剂量起步、密切监测、逐渐加量、缓慢达标”的原则,即初始治疗应从低强度起步,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药物剂量与种类,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不良反应与耐受新检测,必要时降低治疗强度。
后一篇:胆固醇平衡破坏“元凶”酶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