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营养学前沿》杂志:高纤低糖饮食防尿频尿急

(2025-07-03 04:52:57)
标签:

粗粮

膀胱过度活动症

健康

分类: 心血管病
《营养学前沿》杂志:高纤低糖饮食防尿频尿急

饮食模式可能会影响膀胱活动。我国科研人员在瑞士《营养学前沿》杂志发表的新研究,找到了特定饮食模式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具体影响方式:若能坚持高纤维低糖饮食,有助缓解尿频尿急等症状。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和尿失禁等症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团队选取了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2013~2023年的数据,共计纳入2.68万名成年参试者。调整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三个影响因素后,他们将参试者细分为四种饮食模式:抗氧化剂平衡模式、多样化的低酒精模式、全麦高酒精模式、高纤维低糖模式。结果发现,平衡模式、低酒精模式、高纤维低糖模式,均与膀胱过度活动症风险降低有关;全麦高酒精模式与高纤维低糖模式相结合时,会明显增加膀胱过度活动症风险。

过去研究发现,重度饮酒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都更高;减少总热量摄入对女性患者有益。这项新研究再次证明,饮食模式确实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独立风险因素,为今后的泌尿疾病预防和管理提供了新见解。来源:生命时报

阅读延伸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什么病?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可能因神经源性因素等引起,可通过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进行治疗。
1.主要病因
(1)神经源性因素: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异常可能影响膀胱的正常控制,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外周神经损伤等。
(2)膀胱肌肉病变:膀胱逼尿肌不稳定、过度敏感等情况会使膀胱在较小刺激下产生强烈收缩反应。
(3)不良生活习惯:长期憋尿、饮水过少、过度饮用咖啡或酒精等刺激性饮料,增加发病风险。
2.症状表现
(1)尿急:患者会突然产生强烈、难以忍受的排尿欲望,来得非常急促,甚至可能导致尿失禁。
(2)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3)夜尿: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疲劳、精神不振等问题。
(4)急迫性尿失禁:尿急时无法控制尿液排出,带来心理压力和社交障碍。
3.治疗方法
(1)行为疗法:定时排尿,延长排尿间隔时间,训练膀胱储尿功能,避免摄入刺激性饮料,减少膀胱刺激,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控制膀胱。
(2)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抑制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来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有托特罗定、索利那新、奥昔布宁等。
(3)手术治疗:病情严重且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考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