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劲变小或心血管病风险高

标签:
锻炼心脏病脑梗塞握力大小健康 |
分类: 心血管病 |
我们常说某人文弱,手无缚鸡之力。手上无力并非好事,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发表研究称,肌力变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监测肌肉状态可能有助于评估心血管风险。该研究提示应该重视肌力的变化,并采取措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肌肉锻炼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于提高肌力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握力变化与心血管病相关
握力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肌肉力量(肌力)测量方法,已有证据表明,低肌力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但基于重复测量的肌力变化与心血管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该研究分四次分析了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数据。以手握力<28千克(男性)或<18千克(女性),或者起椅时间≥12秒定义为低肌力。
根据肌力变化,参与者被分为四组:保持正常肌力、低肌力变为正常肌力、正常肌力变为低肌力和保持低肌力,平均随访5年。研究发现,与保持正常肌力的参与者相比,正常肌力变为低肌力和保持低肌力的参与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别增加35%、76%。即使低肌力变为正常肌力,心血管疾病风险仍比保持正常肌力的参与者高20%。研究中,在排除基线时患有糖尿病的参与者后,低肌力变为正常肌力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仍然增加。这表明,与低肌力相关的心血管损伤可能是不可逆的,但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研究。
然而,与保持低肌力相比,低肌力变为正常肌力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所降低,这表明提高肌力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是必要的。保持肌力可能反映出身体健康状态更佳和体力活动更多。研究指出,肌力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相关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包括炎症、氧化应激、肌肉线粒体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氧化应激是肌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和炎症是心血管病的主要机制。
握力变化还与多种疾病相关
握力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肌肉力量测量方法,反映骨骼肌的水平。在过去20年中,全球数据表明各国人群的握力呈下降趋势。
握力变小不仅与心血管病有关,还与其他疾病相关。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数据分析提示,有高血压的人如果握力较小,则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最高。如果握力较大,则其死亡风险并不比血压正常者高。作者指出,肌力是影响健康的一个因素,可以预测死亡风险。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发表研究称,握力同样可以预测糖尿病前期。握力可能是筛查糖尿病前期个体的有用指标。研究显示,每体重握力增加一个单位,男性患糖尿病前期风险降低52%,女性患糖尿病前期风险降低62%。
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的分析提示,握力还可用来评估大脑神经认知功能,与智力、记忆力、痴呆尤其血管性痴呆有密切关联。
前一篇:心脏彩超指标看什么?
后一篇:为什么咳嗽会引起人事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