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期间如何预防心梗?

(2024-02-09 07:06:28)
标签:

冠心病

高血脂

高血压

心肌梗死

健康

分类: 心血管病
春节期间如何预防心梗?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聚餐、活动是难免的,很多人在欢庆的同时,忽略了对生活方式的控制,肆意地吃喝玩乐,殊不知这严重威胁了人体健康,尤其是疾病高危人群。

心梗是心脏突发急症,若抢救不及时,后果不堪设想。近几年,患上心梗的患者并不在少数。其实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与现在人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心梗病发突然,严重会导致猝死,所以人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是春节期间。

1.做个“知心”人

(1)预防心梗发生,首先要了解自身是否潜伏着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是否属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心梗易发人群包括: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或劳累者;慢性病人群如“三高”患者;曾有过胸闷、胸痛症状者;不良生活方式者:久坐不动,缺乏锻炼,重口味饮食、熬夜、吸烟等。

(2)其次,知晓心梗的病发症状。有的患者在出现心梗时,会发生剧烈持久的胸痛,此时是治疗的最佳时间,但往往被患者忽略,若错过该时机,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及时发现病发症状,是治疗的关键。
对于心梗的症状,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心痛,其实心痛并不是心梗的必要条件,甚至有患者可能没有疼痛。患者在症状出现前的几天或几周,可有心绞痛发作史。与心绞痛相比,心梗的疼痛一开始就很剧烈,并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疼痛的范围大多为一个拳头大小。心梗的疼痛多呈持续性,大多超过30分钟。早期剧烈疼痛过后,通常可伴有持续12~24小时程度略轻的疼痛。

2.如何预防心梗

(1)规律服药:“在农村,有过年吃药倒霉运的说法”,郭美群医师说这非常不可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一旦停药,血栓风险增加,很容易发生心梗。吃药不规律、自己凭感觉吃药、吃几天停几天等情况都是大忌。无论是否春节,都应该按医嘱吃药。

(2)定期监测: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心率加快,都会增加血栓风险,诱发心梗,因此血糖、血压等都是需要定期监测的。郭美群医师曾碰到这样的患者:70岁的王奶奶,虽然平时没有服药,但血压血糖定期都在医院监测,处于临界状态,但春节忙里忙外,忘记监测。突发胸痛时,血压190mmHG,血糖17mmol/L,心率98次/分医院确诊心梗,最后发生心衰。

(3)控制情绪:情绪过于激动、兴奋,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发血压增高、血管收缩,引发急性心梗。因此精神情绪要平和,应避免高声吵闹、与人争执、情绪过度波动。

(4)合理饮食作息:饮食起居要合理,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春节期间不要总是守在麻将桌、电视机、游戏机旁,应避免过度熬夜、暴饮暴食、晚睡晚起、缺乏运动。

3.怀疑心梗该怎么办?

如果患者出现疑似心梗的症状,应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如果胸痛症状严重,可以含服硝酸甘油(注意:服用前需测量血压,血压若过低则不宜服药)。假若胸痛持续超过15分钟仍无法缓解,不要再含服药物,应立即拨通120急救电话。其次,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避免过度活动。另外,若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的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快安排开展心肺复苏术。

总之,急性心梗一旦发病即“来势汹汹”,尤其是在春节期间,人们都沉浸在过节的氛围中,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所以欢度佳节的同时,人们必须提高警惕,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切忌过度放纵自己,应注意保持原有的规律生活和作息,健康生活,平安过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