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科普: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严重吗?

标签:
冠心病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健康 |
分类: 医生日志 |
病例摘要
73岁的张婆婆,反复咳嗽30余年,加重伴胸闷、气喘、发热2天,2024年1月7日门诊以慢支急性加重期收住院。患者有30余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近两天发热、咳嗽、胸闷,上楼时气喘,能平卧,服用“康泰克、抗病毒口服药和头孢类药物”无效。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23年在某三甲医院确诊为冠心病,长期服用氯吡格雷片和立普妥片治疗。
体检:T38.5、P70次/分、R20次/分、BP142/63mmHg。血氧饱和度98%。呼吸平稳,无呼吸困难。神清、精神状况可。两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少许湿性啰音。心率70次/分、律不齐、各瓣区无杂音。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抗体均阴性。胸部CT:双肺慢性炎症和斑片样模糊阴影,提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升高、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心肌酶谱均正常。N末端B型尿钠肽原轻度升高。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ST-T改变。
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冠心病、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心功能3级。
治疗经过:经抗感染、祛痰、平喘、扩冠脉、对症级支持治疗,1周后病情好转出院。
专家点评
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一般情况下抗感染、祛痰、平喘等治疗并非很复杂,预后良好。但是像张婆婆慢支进行发作合并冠心病治疗比较棘手,尤其是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危险性大增。好在周婆婆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无咳嗽咳痰,胸部CT肺部炎症基本吸收,病情好转出院,心电图复查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依旧没有变化。
下面介绍一下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有关知识:正常心室内传导,室上性QRS时间小于110ms。在心室内传导障碍的情况下,室上性激动下传的QRS时间≥110ms,波形既不像左束支传导阻滞,也不像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称为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阻滞。于心室内传导障碍引起,原因可能是心肌坏死、纤维化、钙化、浸润性病变或血供减少,也可因希浦系结构异常、束支的远端、浦肯野纤维系统、心室肌细胞与浦肯野纤维交界处或弥漫性心室肌传导障碍所致。因此,发生室内传导障碍的部位分布广泛。多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扩张型心肌病、高钾血症和心力衰竭等病症引起。
专家强调,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一般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那么在某些陈旧性心肌梗死以及高血压的患者当中,也会见到这种非特异性室内传导阻滞,那也是仅需要治疗原发病或者控制血压即可,建议如果有胸闷胸痛等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去专科医院检查,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前一篇:半夜咳嗽不止或是气管过敏引起
后一篇:动脉硬化的5大症状